。
李浩然与张蕾商量后,决定分阶段进行培训,首先是对村民的农业技术进行提升,特别是在作物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接下来,将重点培养一些有潜力的年轻村民,成为合作社的骨干力量,负责管理不同的生产小组。李浩然希望通过这套培训体系,既能提升合作社的整体生产效率,又能帮助村民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在培训过程中,李浩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亲自带领村民们走进田间地头,边讲解边示范,通过实地操作让村民们真正掌握农业技术。同时,他也组织了一些座谈会,邀请外部专家和村民们进行交流,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村民们对李浩然的这套培训模式反应热烈,尤其是一些年轻人,纷纷表示愿意参加培训,希望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技术,能够为合作社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浩然,你的办法确实好,这样我们就能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了。”王大娘在一次培训后激动地说道,“这些年,我们种地靠的是经验,但现在,我们得学点新的东西,才能在市场上站住脚。”
李浩然微笑着点了点头:“王大娘,你说得对。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我们才能走得更远。”
李浩然并没有满足于仅仅解决内部的管理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市场。他深知,只有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合作社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他决定从品牌建设入手,提升合作社农产品的知名度。
在外部投资公司的支持下,李浩然开始着手合作社的品牌策划。首先,他们为合作社设计了全新的logo和包装,强调天然、有机的农业特色,突出绿色环保的理念。接下来,李浩然联系了一些媒体进行宣传,提升合作社品牌的曝光率。同时,他还通过网络平台将合作社的产品介绍到更广阔的市场,吸引了不少商家和消费者的注意。
与此同时,李浩然还加强了与大商家的合作,进一步拓展销路。他不仅与超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开始与一些电商平台合作,通过线上渠道将合作社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随着品牌影响力的扩大,合作社的农产品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销量逐步攀升。
就在合作社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