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成立后,李浩然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组织和管理上。随着村民们逐渐理解并参与其中,合作社的工作慢慢有了起色,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村民们虽然对新的耕作方法抱有希望,但由于多年的习惯和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尤其是对新的管理模式缺乏足够的信任和适应。
李浩然明白,单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村民的固有思维,必须通过更多的实际行动和效果来赢得大家的支持。他决定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逐步解决问题,确保每一项决策都能落到实处。
春耕之后,合作社的成员开始积极地投入到土地的耕作中,李浩然亲自带领着大家去田间指导,确保每一项技术都能按照标准来执行。他特别注重改良种子的培育和施肥技术,通过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尽管技术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村民们依旧对于“集体管理”心存疑虑。尤其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常常担心自己分到的利益太少,或者对合作社的管理方式不够信任,往往在某些细节上抱有怀疑态度。
一天,李浩然正准备去田间巡视,忽然接到了王大娘的电话。
“浩然,快来村里,王小民家出了点事。”王大娘的语气十分急切。
李浩然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匆忙赶到王小民家。原来,王小民是村里年轻一代的代表,曾经对合作社有很大信心,但最近,他因为对分配问题不满,产生了动摇。李浩然赶到后,看到王小民正坐在院子里一脸愁容,身旁聚集了一些村民。
“王大娘,怎么回事?”李浩然走到王小民身边,轻声问。
“浩然,这几天,王小民一直在抱怨,合作社的分配不公,说他干了不少活,按理说应该能分到更多的收益,但是分配下来的钱却比他预期的少。”王大娘显得有些无奈,“现在,他心里不平衡,带着几个人在村里发牢骚,说合作社不靠谱。”
李浩然心里一沉,他知道,这种问题如果不尽早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合作社的稳定。问题并不复杂,王小民的不满主要源于对收益分配规则的不了解和对管理机制的不信任。
李浩然走到王小民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