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了看,然后抬头问道:“这稻种,真能比咱们常用的好?你知道,咱们这片地,不是那么容易种的。”
李浩然微笑着点头:“我明白,王大娘。我们这片土地并不简单,但通过科学管理,使用合适的种子,确实能看到不同的效果。只要您愿意尝试,明年我们一起做个试验田,看看效果如何。”
王大娘沉吟片刻,最后点了点头:“好,我信你。你要让我试,我就试。可是,你说的这些,万一不成,咱们可得有个后着。”
“放心,咱们会共同努力,一起承担风险。改良的过程有时会有一些波动,但我相信,只要大家一起行动,最终一定能见到成效。”
经过一番商讨,王大娘最终同意参与李浩然的改革计划,成为第一个尝试新技术的村民。这让李浩然十分高兴,他知道,王大娘的支持不仅意味着个人的成功,更意味着新思想的破冰。
接下来的几天,李浩然和张蕾继续拜访了其他一些村里的长辈和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不仅展示了新种子的优点,还解释了新技术如何让土地保持可持续发展,帮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入。逐渐地,村里的一些人开始动摇,尤其是那些对农业改革有一定兴趣的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开始参与到李浩然的改革计划中。
然而,真正的挑战还是来自张大爷和他那批固守传统的支持者。尽管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张大爷始终没有放弃阻挠,甚至公开威胁要“联合其他村民抵制李浩然的行动”。他担心自己在村里的地位受到威胁,无法容忍李浩然的成功会削弱他的权力。
李浩然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决定主动出击,与张大爷进行一次面对面的对话,争取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一次,他决定采取不同于以往的态度,不再一味强调新技术的好处,而是通过讲述一些亲身经历和村里过去的困境,让张大爷明白,改革不仅是为了李浩然个人的利益,更是为了整个村庄的未来。
这天,李浩然特意准备了一些农田的资料和最近的收成数据,打算与张大爷进行一次深入的对话。下午,李浩然带着张蕾前往张大爷家,看到他正在院子里修理一些农具,便走上前打招呼。
“张大爷,今天有空吗?我们能聊聊吗?”李浩然温和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