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启智这里更是绝对要开贡院的命令一下达,就立马围过来几个宗正寺的寺正。
他们是代表皇族监督科举的。
从这一刻起,孙启智不能离开他们的视线半步。
“大人,可以出发了,考卷都已收拢,阅卷人员也统一看管。
在您未回贡院前,这里一切都不会再动。”
一个捕头打扮的官吏上前禀报道。
“好,本官去去就来,几位寺正,请了。”孙启智正了正官袍,对着一旁的几位寺正说道。
几个寺正也含笑回应。
几人把孙启智围在中间,杜绝他和任何人有交流的机会。
东京皇城兵马司,皇城司,殿前司,各派一路随从,是保护,也是监视。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宫门赶去,及近前,各路人马在宫门前站定。
他们的任务还没结,还要等孙启智出来,一起护送回去,这才算了了。
从宫门到御前这段,会有人员专门去通知皇帝。
有宗正寺陪同和小太监引路。
孙启智要一直高举着试卷,不许放下,以示自己无舞弊之嫌。
尽管此刻他的两只手已然冻的惨白。
尽管这卷子是撬他墙角拐走他闺女的小黄毛。
“臣,孙启智,推卷,请官家圣裁。”孙启智跪倒在东暖阁前。
暖阁中的赵恒大惊,还没进阁都下跪,这试卷肯定不一般。
而且大员们很少有下跪的习惯,只有大朝会和一些重大的场合才会下跪。
这孙启智为了一份会试的卷子,竟然行此大礼。
赵恒匆匆忙忙的从东暖阁出来,顾不得外面的寒风刺骨,连忙搀扶起跪倒在地的孙启智。
“孙爱卿,何至于此?”赵恒问道。
“此文乃有经天纬地之才,能解我大宋之顽疾。
使我大宋可重振雄风,子民不再受外侮,孙启智双手拜上。”
孙启智不起身,反倒是把文章高高举起。
这是他个人给的一次机会,在他的眼中,这也是大宋最后一次机会了。
秦朗的文章很多地方还充满理想化和偏激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