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这些学子们也是翘首以盼,鱼跃龙门在此一遭。
“十取一,今朝恩科,会试930人,取93人得中,40人甲榜,56人乙榜,诸位,同心戮力。”
孙启智在考卷面前站定嘱托道,换回副考齐齐行礼。
他挑选的副考都是干材,阅卷也是神速。
笔迹不好,拙落。语义不顺,拙落。文章犯忌讳,拙落。
小山堆一般的卷子在慢慢变小。
整整两天都在高强度阅卷,时不时的一份佳作被拿上来,交由孙启智进行排名。
“嘶,这策论”兵部主事张琪论拿着一个试卷倒吸一口凉气。
“怎滴,张兄又发现甚佳作了?”边上一副考饶有兴致的凑了过来,想一探究竟。
“唔,不好说,不好说,李兄你看看这篇文章写的。”张琪论把卷子交由边上的副考李明达。
李明达接过文章,只粗粗看了几眼,也是如同张琪论那般倒吸一口凉气。
“此子是真敢说啊,这卷子,要不直接拙了吧?”李明达小声道。
“要说拙落好似也有点说不过去,因为这文章没有明显的忌讳,只是说话太过直白。”张琪论纠结的道。
这文章要从一个务实的角度看,那绝对没什么毛病。
关键是身份和视角。
他一个文人变着法想让武人提高地位。
那不就是在挖自己墙角嘛。
哪有此等道理。
“要不让大人看看,或许他有新想法呢?”李明达建议道。
横竖他二人是没招了,不如把问题丢出去,让孙启智头疼去。
“妙哉,大人博闻强记,肯定比吾等见解深。”说着张琪论就拿着试卷来到了孙启智身边。
“怎滴?又是佳作?”孙启智放下手中的诗赋,他喜欢诗赋,虽然他这人比较务实。
诗赋一词最流于表面,可是务实归务实,欣赏归欣赏,他从来分的清楚。
就像爱好和工作一般。
“倒也不是,是一篇文章,我和李大人都拿不定主意,想让主考大人你帮忙掌掌眼。”
张琪论把试卷往孙启智面前一摊说道。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