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看着,他也只要硬着头皮道:“目前董卓兵败,士气定然不高,这时就算率军前往,哪有不胜的道理,我想那些新收编的兵马,不会做不理智的事情。”
鲁肃像看傻子一样,看着眼前的白衣儒生道:“虽然董卓兵败,但元气未伤,你可知董卓为何敢退守函谷关?”
他哪里知道这些,若是知道,那他就不是一个才子了。
那就是军事大家。
儒生道:“这些重要吗,只要大汉王师亲自,函谷关许多地方,必定响应,定会配合朝廷大军,里应外合,到时董卓必败。”
与儒生一起的许多才子,也是非常赞同儒生说的话。
一时间,纷纷为儒生鼓掌。
鲁肃看到这些人,简单就是对牛弹琴,一群只知道卖弄文采的人。
和他们聊军事,简直就是侮辱智商。
虽然鲁肃不想同他们废话,不过还是继续道:“董卓经营陕西多年,现在退回函谷关之后,就如鱼回大海,想要征兵数十万,简直不要太简单。”
“函谷关乃险要之地,易守难攻,而征北军大多为骑兵,不利于攻城,试想当初联军几十万兵马,攻打一个小小的汜水关都如此艰难。”
“更何况是函谷关,若不是当初征北军设计拿下虎牢关,汜水关的守将撤军,汜水关有那么容易拿下吗?”
在鲁肃一顿分析之下,许多人开始思考起来,还是他们想的太简单了。
儒生不知该如何去反驳,因为鲁肃说的是事实问题。
此时卫仲道见同伴已经无言以对了,只好自己亲自下场道:“军事上的事,不是我们这些人讨论的,咱们文人讲究的是忠君之道,立身之本,品德至上。”
“征北将军虽有功于大汉,却无立身之本,无品德之优,竟然强行掳走王司徒之女,这样的人,又如何能成为我大汉带兵之将领。”
鲁肃也是无奈,这帮自持文采的才子,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老是去攻击征北将军。
虽然鲁肃对于刘茫带走貂蝉一事,他也知道。
不过他更愿意相信,在百姓中流传的那个说法。
看着鲁肃没有说话,卫仲道又开口道:“虽说当初是朝廷让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