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定性问题……我的天,这里面应该还有核亲和材料,那更复杂了。”
经过袁天朗院士的提示,其他几位大佬也反应过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大家心中都猜测道,这可能是国家的新核项目。
第三代核电站?
次时代核武器?
或者是最新研发的核动力潜艇上的部件?
即便知道这个东西一定无比重要,他们也立刻同意了袁天朗的判断。
科学永远是有边界的。
尤其是材料学这种堪称混沌领域的学科,别说是如此多异常参数,即便只有一个异常参数,想要搞懂问题出在哪里都是难事。
是材料配比的问题?
是机械装置某个零件出了故障?
是材料和设备环境的突变冲突?
各种各样的原因不一而足。
越是学识深厚的科学家,越是知道人力极限在哪儿……短短几分钟内,这次远在几千公里外的炸炉就被宣判了死刑。
同样的故事同时发生在许许多多的地方。
清北大学的材料实验室。
军区兵工厂的前沿材料科室。
龙国工程突破计划总部。
……
越来越多的回答反馈到核城,答案都是同一句话——对不起,无法解决。
更有一位心直口快的教授直接说道:“这根本不是人力能解决的东西,如果有几个月时间,用超级电脑做详细分析,重新绘制材料熔炼模型,才有一丝可能找到问题所在。至于解决方案……那是另外的事情。”
……
然后,他们就得到了核城的回复。
“感谢诸位努力,炸炉事件已得到完美解决。”
说实话,材料四组的炸炉事件虽然影响深远。
但对于绝大多数科学家而言,他们并不知道是哪个项目,也不清楚具体情况,自然不会太放在心上。
但核城的这个回复……直接炸开了锅。
“解决是什么意思?”
周辰生院长一脸愕然地问道。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仿佛在犹豫是否应该告诉实情。
在犹豫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