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藏》中残留的《太平经》内容也差不多,并不带有革命意味。惟《前汉书·李寻传》引证了甘忠可《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赤精子下教我此道。”这样话不见于今曰残本《太平经》中,但张角等黄巾起义时所宣传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那种谶记式的标语,未必没有来源,也许受了甘忠可预言的影响。
自从黄巾军失败以后,太平道在中原的庞大声势也同时受了打击而一蹶不振。再过十余年,最初传授《太平青领书》的人于吉又出现于吴(江苏吴县)、会(浙江会稽县)等地方,仍旧以符水治愈,吸引了许多徒众,并且博得孙策手下诸将士的信仰,因此触动孙策之怒,惨遭杀害。太平道后来遂无复兴的机会。
他最初出现在农民大众面前,是一个 善道教化 的 大贤良师约在东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 171年),张角开始其布道传教活动。他通过为人符咒治病的方式广泛地在社会上活动,大收徒众,发展力量,扩大影响。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张角所创立的太平道发展成为遍布青、徐、幽、荆、扬、兖、冀、豫八个州,连结郡国,道徒达几十万的道教组织。
张角传道的方式,在史书中有较多的记载。《后汉书·皇甫嵩传》说: 初,巨鹿张角自称" 大贤良师" ,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连结郡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立渠帅。 又《三国志·张鲁传》注引《典略》说: 光和中,东方有张角,……角为太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此人不信道。 从这些记载看出,张角的传道活动,主要是以符水、符咒为人治病,同时还广招弟子,派遣弟子八人奔赴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此外,张角对道徒所宣传的教义中,溶合了《太平经》和黄老道的思想。
张角信奉《太平经》,他把自己创立的道教组织命名为 太平道 ,就是直接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