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9章 为冉(3/5)
地区,与蜀南区僚人、彝人交界。曾建立过冉族部落国、冉国、冉邦国等古蜀政权,为“六夷、七羌、九氐”中九氐之首。冉族部落国对先秦以前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与同期部落国駹国并称古蜀文明古国之一。冉族主要代表人物蚕丛氏,是古蜀国第一位建国国君。在五代十国之后,冉族大规模的部落战争和中原王朝的入侵,一部分退守岷江河谷深处,与羌、藏民族混居融合,一部分归顺汉族,被用于镇守城市边防,渐渐融合于汉民族之中。

    以先秦神话本《山海经》所提氐人国来确定,冉族部落国至少出现在夏商时期,或更早的华夏部落炎黄时代。

    以现在的历史正史书籍来看,冉族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代。《后汉书·冉駹夷传》记载:“冉駹夷者,武帝所开。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至地节三年,夷人以立郡赋重,宣帝乃省并蜀郡,为北部都尉。”冉、駹的中心位置,在今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一带。

    冉族所建冉族部落国、冉国、冉邦国先后与藏、僚等部落国长期发生部落战争,与駹、羌等部落国为同盟部落国。后被中原帝制国肢解,纳入镇守蜀汉西部疆土,成为历代王朝驻守蜀西地区的主要汉化军力。

    冉族在历史上的主要聚集地在今四川西部山区,以汶川至若尔盖遍区和岷江河流域一带,是秦朝多个少数民族中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整体划入西域氐人国国内部落小国。经历史数千年演变,今天的冉族人已经汉化,成为汉人中的一个特定分支,主要分布在今四川都江堰、彭州、温江、大邑、邛崃、崇州、蒲江、新津和双流一带。在这些地区,还能找到很多相同的语言,相同的生活习惯和相同的思维方式。

    冉族之名是汉语的称呼,冉语中的冉为“冄”,同冉之意。冉族人本意为住山望水,远在天边的一类人。现代冉族人后裔对“冉”字读音大致为:汶川接近“让”,都江堰及彭州接近“嚷”,邛崃及周边接近“热”,带卷舌音。

    冉族是我国最早发现和从事农耕的民族之一,为我国西部地区原始部落国或夷人族群中分离出来的一支农耕群,在农耕文明体系中率先发展强大。他们的农耕特征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和驯化三大类别。冉族人还是我国最早人工建造固定居所的民族,与其它大多数流动民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