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1章 川渝门派名录(2/11)
学概要》)这种双修法实际上是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气交身不交,神交体不交。因而青城派之双修法可称为“清修中主双修者”。据萧天石介绍,《青城秘录》中对阴阳逆用法、乾坤返还法、大灌顶法、小灌顶法、阖辟天机法、钩提秘术、铸剑九法、三温鼎法、九温鼎法、采摄秘要、火候详指、炼药九诀、龙虎丹法别传、出神还虚指等均有详实阐释。尤其对女子修炼法有详尽论述。

    峨眉派在峨眉山,不同于电视小说里面的佛家门派,全妹子门派,真正的峨眉派是个资格的道家门派。

    有一首《峨眉道人拳歌》:

    忽然竖发一顿足,崖石进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矢魔翻翠袖。

    自身直指日车停,缩首斜钻针眼透。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余奇未竟己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真是“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倏忽神奇,变化万方,难怪要引起诗人的极大兴奋了。

    有“天下秀”美誉的四川峨眉山,在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中位列第七。如《三皇经》云:“人天中有三十六洞天,兹当第七洞天,一名虚灵洞天,一名灵陵太妙洞天。”《洞天福地记》云:“第七洞天峨眉山,周回三百里,名灵陵太妙之天,在蜀嘉州,真人唐览治之。”葛洪在《抱朴子》中云:“峨眉……此皆是正神在其山中。

    其中或有地仙之人。”据史籍记载,曾来峨眉修道和参访的道教人物颇多,至今峨眉仍有不少与道教的遗迹。春秋战国时期, 有不少文人方士修仙访道隐居峨嵋山。其中峨眉武术创始人是先秦时期的武师司徒玄空(名白衣三,号动灵子,上图)就其中一位,因其曾模仿峨眉山白猿的形态创造了白猿剑法(即猿公剑法)与白猿通臂拳,又称白猿公。

    《中国神仙大全》一书中,叙写了唐末五代初峨嵋山道士扬仙公的惊人武功,说他从铁匠铺借来铁锤自击头顶,或令人竭力乱打而毫无损伤,还常入森林中降虎伏豹。剔除这则记载中的神秘和夸张成分,也能领略到他的上乘气功功力和过硬的技法。

    峨眉武术有“一树开五花,五花八叶扶”。一树指的是峨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