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大醮最终是圆满的结束了,张齐欢很快就被人遗忘了。
而他的死讯在罗天大醮结束后的第三天传播了开来。
陈大麻子于龙虎山一掌把张齐欢拍成了肉泥。
“那这事儿九科会怎么处理。”唐泽问到汪筱。
“陈麻子事后就主动向当地的九科自首了,据他所说他是因为不忿张齐欢斩了他们先辈的灵才出手的。这个理由虽然牵强,但是对外界勉强算个交代。”汪筱看了唐泽一眼。
“那结果呢”唐泽深知陈麻子完全是因为跟他的承诺才出手的。
这张齐欢也是聪明绝顶之人,他醒过来之后在别人的口中得知了事情后来的发展。于是他果断拒绝了和同门一起回台湾的计划,而是独自上了龙虎山。
他想着至少在本土范围内有着九科的约束对方不会随便乱来。
而陈麻子收到他离群独行的消息也是洞悉了他的想法,于是独自上山和他见了一面。
“看来我是逃不过此劫了。”张齐欢看着出现在他面前的陈麻子感叹道。
“我答应了小唐,那就只有请你死一死了。”陈麻子说道,
陈麻子一辈子醉心武学,送人上路这事最是擅长。
“你后悔吗?”陈麻子问道
“自己选择之事,为之承担相应的责任,何谈后悔。”张齐欢此时似乎已经认命,盘膝坐下,念起了道教经典中的《太上感应篇》。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内容主要是劝人遵守道德规范,时刻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本书特别强调承负法则,道经中系统的提出承负论的观点,是在东汉的《太平经》中。行善积德福庇子孙,作恶受罚殃及子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这里“太上”是指太上老君,道门至尊之称也,“太上”是无上之上的意思,是华夏最尊贵的词语。
“感应篇”是太上劝人作善之书。由此动彼谓之感,由彼答此谓之应,应善恶感动天地,必有报应也。《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上至朝廷,下至民间,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作者不详,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