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讲究贴天师符。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云:“端午,都人画天师像以卖。”还有合泥作张天师,以艾为头,以蒜为拳,置于门户上。
宋代,端午节风俗也被辽、金两国吸收。在端午节还有拜天之礼、射柳之俗及击鞠娱乐活动。
到了明代,端午节又吸收了金人射柳之风俗。明代把端午又称“女儿节”。《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不仅节日名称有异宋代,而且民间风俗也有变化。北方无江水之便,也就不存在竞渡。
明清时期,端午风俗活动形式变化虽不大,但是规模却愈来愈盛行。尤其南方的龙舟竞渡,成为轰动一时的盛举。据《武陵竞渡略》记载,龙舟竞渡已不限于端午一天。而是“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日一日新船下水,五日十日十五日划船赌赛,十八日送标”。
所以端午节该快乐还是得快乐。
而端午在道教中又叫地腊节。
《赤松子章历》把全年分为五腊,全称“五腊日”,即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七月七日道德腊,十月一日民岁腊,十二月八日王侯腊。地腊节之名也因此而来。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几个腊日是良辰吉日,适合祭祀祖先和诸神以获得福佑。
在《道书》中,地蜡成为祭祀祖先和请求赎罪解厄的重要日子:“五月五日为地腊,此日可谢罪解厄,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据《云笈七笺》记载:五月初五名地腊,此日五方大帝会于南方三炁丹天解厄。
玄霄派承袭正一玉堂派道统,开派掌门维玄子座下七大弟子,以白虎七宿为道号,除六弟子剑参收徒十九以外,其余六个师兄弟收徒最多不过四人,是以整个门派嫡系不足50人,加上没有修行潜质的道人整个门派也就百人左右。
此次罗天大醮一共七天,前三天并不对外开放是修行者的活动。
另外127个门派前来观礼的人加起来也不过四百之数,加上受邀前来的散修、九科,国安,军队和其他有关部门,整个山上的修行者有大概五百之数。
唐泽因为要参加道战所以这几日也被安排在山门口负责迎接宾客露露脸。
眉山龙崖观的来人是奥拉道人朱旺和其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