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新世纪道士讨生活指南 > 第12章 玩命(2/6)
    当时,莒、蜀两国互相攻打,各自奔赴秦国告急。这对秦国来说是天赐良机。因为蜀道太难,没有当地人指路,灭蜀是非常困难的。恰巧此时,韩国也来袭了。

    张仪和司马错就此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秦惠文王选择了攻打巴蜀。而后来无数的事实也证明了秦惠文王的选择是多么的正确。

    战国时期,为了达到强兵富国的目的,各国诸侯纷纷开始变法。其中,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最为彻底,效果也最为惊人。所以到了秦惠文王这一代,秦国已经成为当时非常强大的国家。然而,此时的秦国看似强大,却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境地:

    一、秦国疆域狭小

    战国时期,判断一个国家是否强大,通常要看该国领土的大小。

    一个国家的领土越大,它能生产的人口就越多,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就越多,就能调动的士兵就越多。

    战国时期的战争,双方除了硬实力的差异外,竞争的无非就是粮食供应和士兵数量。长平之战,廉颇显然无法击败秦军。他为什么要拼命防守?是因为赵国在地方作战,粮食供应压力小,而秦国战线长,粮食供应压力很大。廉颇想通过争夺粮食来拖垮秦国。

    但是,秦在攻打巴蜀之前的疆域其实非常狭窄。所以,秦惠文王时期的秦国看似强大,但如果找不到扩张疆域的办法,那么秦国迟早还是沦为二流小国。

    2纵联势力强大,秦国处境十分危险

    秦惠文王时期,为抵抗日益强大的秦国,山东六国结成联合纵联,意欲讨伐秦国,使秦国无力东进。《资治通鉴》记载:楚、赵、魏、韩、燕合伐秦,攻入函谷关。秦人出兵造反,五国之师皆败。

    (义渠)起兵攻秦,打败了李伯麾下的秦。

    表面上看,这次联合征秦以秦国的胜利而告终,但实际上秦国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为就在秦国击退五国联军对秦的同时,秦国在后方遭到义渠攻击,大败而回。

    另外,在经历了这次失败之后,山东六国并没有放弃。反而越战越勇,组织了第二次联合纵伐秦和第三次联合纵伐秦。这两次联合纵征秦,均以失败告终。

    由此可见,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固然强大,但秦国的敌人也相应增多。秦国想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