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快速看过一遍,直接通过了。
最终林向安拿着成稿,去了县学的文澜书铺。
文澜书铺,是县里书籍种类最多的书铺。
林向安走进去,就看到一列列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类书籍。
而四周的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纸张的清新气息。
铺子内的有学子低声交谈,偶尔传来翻书的声音,没有一般铺子的喧嚣,格外安静而庄重。
见他进来,一个年轻伙计,就迎了过来,知道他找掌柜,便带着他到柜台处。
柜台前,一位中年男子正在记账,他穿着蓝色长衫,面容温和。
说明来意后,薛掌柜带着他上二楼,找了个安静地方详谈。
将周教谕写的信,递给了薛掌柜,待看完后便客气询问道,“林公子,既然周教谕让我帮助您印刷,您这边的内容准备好了吗?”
林向安就把做好的学报递给薛掌柜。
薛掌柜拿起来细看,长约一尺两寸,宽约九寸,双面内容,内容的样式看起来很独特。
这时候书籍内容倒是竖着排列,并没有版式这一概念,也没有区分字大小,更没有主次之分。
“薛掌柜,不知道能否印刷出来,若有技术问题,我这边配合着调整。”
这技术问题,薛掌柜也只浅显的懂,并不清楚制作困难,需要和印刷工匠当面沟通。
“我看这学报,有需要单独刻印的,和寻常不同。我还是带您去和印刷师傅,当面沟通。”
林向安虽然简单了解印刷工艺,但具体能做到那种程度,并不太了解。
“薛掌柜,那就麻烦了。”
薛掌柜便将林向安带到书局内院,来到一间昏暗的房间。
房间里散发着一股油墨的浓烈气息,里面有好几个匠人正在忙碌,薛掌柜喊了一位宋师傅出来。
薛掌柜说明事情之后,这位宋师傅看完学报,可印刷,但需要一些时间尝试。
古代印刷,是从木板印刷开始,技术一步步突破,到后面的活字印刷,后面官方改良后,推出了金属活字印刷,目前仅是官学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