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101章 院试和县府试的区别(1/4)
    见林向安和冯辰聊到院试的情况,孙文石便将自己在府城打听到的情况,跟两人说了一下。

    “你们可知道,院试的具体安排?它和县试、府试有些差别。”

    林向安只知道院试报考流程和县试差不多,因为是朝廷委派下来的学政,比知县主持的要更严格一些,具体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文石兄,愿闻其详。”

    冯辰也跟着点点头,望着孙文石,等待下文。

    “院试,采用的是糊名制度。参加的考生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姓名,只能写座位号。

    不过答题纸上有可填写姓名的贴纸,称为浮票,填写后是由考生自行保管。

    待发榜时提交浮票,证明为答题者本人。”

    这倒是和县府试不太一样,林向安点点头,示意孙文石继续说下去。

    “这糊名制度,是为了防止有人勾结,打通关节作弊。

    考试结束后,收卷书吏会将试卷以每十卷为一封,戳上印章,送往弥封所糊名。

    试卷密封后,再由誊录院将试卷重新抄录一遍,由于誊录所用的是朱笔,故又称誊录卷为朱卷。

    朱卷被送往校对处核对,凡有出入者,校对处还需要用黄笔进行更正,最后才由书吏将所有试卷送交阅卷官批阅。

    学政是主考官,全面负责试卷评阅。副考官协助评阅试卷,由多个主考官分工批阅。

    会经过初评,复评,最后由学政进行终审,决定名次。

    除此之外,还需要将考生县试、府试和院试试卷对比笔迹,三连对验无误会,才会发榜。”

    孙文石一口气说完,赶紧喝了一口茶,嗓子这才舒服一些。

    然后转头看着冯辰,继续说道。

    “冯兄刚才提的两位同窗,县府名次不高,想去试一试,是可以的。

    因为没有考中的学子,试卷上有考官的批注,试卷是可以拿回来的。”

    能让没考中的人,看到结果,倒是挺好的,林向安不禁赞同这点。

    遥想当年高考完,只知道分数,而卷子石沉大海,不知去向。

    “这倒是挺人性化的,没考中的人看了,心里也会好受些,也可以知道接下来学习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