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下来之后,林向安和杨辉开始专心温习,冯辰和薛文逸隔几天就会过来一起相互探讨。
大概月中时,宋桐才来到府城,通过冯辰之前留的地址,找过来的。
五个人聚齐后,又去找了一趟府学,找李夫子的同窗给宋桐互结担保。
这一次倒是没有给他们开小灶,但给他们几人一些提醒,让他们在搜检的时候,一定注意陌生人靠近。
近几年有发生一些报复栽赃作弊事件。
趁人不注意,把小抄塞到别人身上,结果就被抓到了,百口莫辩,失去考试资格。
有的没有防备,被人下药,拉肚子,导致无法考试。
同时还注意一些卖考题的人,基本都是骗子。
读书人对科举的执着,衍生出了各种奇葩行为,而且作弊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一系列提醒,大概意思就是让他们谨慎些,别去凑热闹,安心温习,别连累他们。
出去时,五人心里非常感激这位廪生的提醒。
几人也是听劝的,大多时间都在一起温习,偶尔出去外面走走,散散心,换一下状态。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考试当天。
和县试一样,快到五更天时,第一次鞭炮声响了,提醒考生起床,之后再提醒一次,让考生尽快赶到考棚。
天刚亮,第三次鞭炮声响起,正式开始搜检。
有了之前的提醒,五个人在一起时,就比较注意陌生人的接近。
也不知道哪里挤来的一个人,想围过来搭话,但大家冷冷地,不理他。
那人自讨没趣,就换了个地方,跑到前面和其他学子搭话。
林向安也没在意,结果没多久,就听到前面队伍一阵骚动,议论纷纷,说是有人作弊,在衣服里找出小抄。
被衙役拖走的人一直喊冤枉,大喊说不是他的东西,但没人信。
毕竟作弊的人都这么说,连带着一起互保的几个人,全部失去了考试资格,也把两位廪生也给害了。
“那人不是咱们县里考前十的学子吗?他县试考的那么好,怎么还作弊?难道上次也作弊,没被查出来?”
在林向安旁边队伍里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