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 第64章 家族和宗族的由来(1/4)
    “二叔公好,侄孙这次回来,特意来感谢您的!来之前家父叮嘱我,让我带着礼来拜访您,表达上次的提点之恩。”

    林向安将篮子递给王和智,微微弯曲身子,双手行抱拳礼,朝王鸿行礼。

    这不仅是对长辈的行礼,更重要是以读书人的身份对前辈的尊敬。

    王鸿若有所思,看似随意地问道,“可去读书了?”

    “听了您的提醒,回家后,父亲立马就送我去私塾了。”

    “学了那些书?”

    屋里的气氛有些沉重,王和智感觉有些不适应。

    赵泽见林向安这么严肃,也老实规矩地站在一旁。

    王景辰默默退到后面一点,面无表情严肃的王鸿让他有些畏惧,看林向安淡定如常,倒是有些佩服。

    “夫子教了《千字文》、《三字经》,现在刚学完《幼学琼林》。”

    从上次见面,到如今,这孩子也就上了五个月的私塾,这进度还可以。

    “既然你学了这三本书,那我就考考你,可知《千字文》的历史由来,讲的是什么内容?”

    见二叔公有意考察他的学问,林向安便轻轻鞠了一躬,缓缓地道来。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手下的一个大臣周兴嗣,从王羲之的碑文上拓下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要求他编成文。所谓文是指既要押韵又要对仗,这样才便于子孙后代读书。据说这位周兴嗣用一个晚上编撰成诗,因劳累一夜白头。”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天辟地讲人和时代的变迁,第二部分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第三部分是与统治者有关的各种问题,第四部分是君子治家、处身之道。第一部分是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

    不仅解释了背景,以及大体书中的内容,还概括内容,同时加入了自己的理解。

    在后面的王景辰露出了震惊的眼神,他是由王鸿亲自教导的,虽然他现在也能背诵《千字文》,但理解深刻还不如眼前的这个小孩。

    越听到后面,心里越是复杂,他的刻苦读书,还不及一个孩童的天赋。

    赵泽一脸欣喜,在旁边时不时点头附和,隐隐有种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