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医馆” 成功治愈了一位病情复杂的心脏病患者,这一消息如燎原之火,迅速在长安医学界引发了轰动。一时间,“济世医馆” 声名远扬,吸引了各地对中西医融合满怀热忱的有志之士纷纷前来,渴望投身于这项前沿的医学研究。医馆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态势,研究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各种矛盾也在悄然发酵。随着研究项目日益增多,资源分配的矛盾愈发突出。负责中医研究的李医师,出身中医世家,自幼研习中医经典,对中医理论和疗法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始终坚信中医是医学的根基,认为只有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才能真正把握人体的奥秘,因此主张资源应优先向中医研究倾斜,尤其是那些珍稀的中药材,必须优先用于中医研究项目。
而专注西医领域的王医师,曾游历西域,学习了先进的西医知识和技术,他深知西医的精准检测和外科手术等手段在治疗疾病中的关键作用。在他看来,西医的科学方法能够为医学研究提供明确的数据支持和直观的病理分析,是推动医学进步不可或缺的力量,所以他强烈要求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西医研究中,尤其是购置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引进国外的医学文献。
这两位医师各执己见,互不相让。在一次分配实验药材时,矛盾彻底爆发。李医师认为王医师申请的药材数量过多,会影响中医研究的进度;王医师则指责李医师思想保守,不懂得顺应医学发展的潮流。两人争吵得面红耳赤,甚至差点动起手来,这一冲突让整个研究团队的氛围变得异常紧张,研究进度也因此陷入了停滞。
苏然敏锐地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召集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李医师和王医师依旧针锋相对,言辞激烈。李医师涨红了脸,拍着桌子说道:“中医传承千年,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难道还比不上那些刚传进来没几年的洋玩意儿?资源必须优先给中医研究!” 王医师也不甘示弱,反驳道:“时代在变,医学也在进步,不借助先进的检测手段,我们怎么能更深入地了解疾病?中医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固步自封!” 其他成员也各自站队,支持自己认同的一方,会议室里争论声此起彼伏。
苏然皱着眉头,看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