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2002 :互联网泡沫后的霸业 > 第966章(1/2)
    目前,美国的房贷门槛已经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一个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居然能够轻易获得购房贷款。这些年轻人只需等待房价上涨,然后迅速脱手套现,便可轻而易举地赚取数十万美元的巨额利润。如此轻松的赚钱方式让人不禁感叹:既然赚钱如此简单,何必还要辛苦上班呢?倒不如全心全意投入炒房事业!

    在美国,银行竟然敢于向那些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抵押物的所谓"三无人员"提供贷款。令人惊讶的是,它们似乎并不担心这些炒房客无法偿还债务并选择弃房断供。原因何在?原来,美国银行早已将这些人的按揭贷款打包成金融债券,并转手卖给了美国的"国企"——房利美和房地美(通常被称为"两房")。

    这样一来,银行自身已经成功收回了现金。然而,"两房"也不可能自掏腰包来承担这笔风险,于是他们又将这些次贷重新包装成美国国债,然后推向投资机构进行销售。这种一连串的击鼓传花式操作,完全依赖于高杠杆手段,使得市场上的泡沫不断膨胀,越吹越大。

    比如说有一套价值  25  万美元的房子,购房者只需要拿出  5  万美元作为首付款,剩下的  20  万美元则通过贷款来支付。假如房价在第二年上涨至  30  万美元,那么购房者原本的首付金额就会全部回本。

    此时,银行将房屋的评估价直接提高到  30  万美元,这样一来,购房者就能够实现“零首付购房”的目标。接下来,银行将这  30万美元的贷款打包并以4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两房”(美国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和美国联邦住房抵押贷款公司),事实上银行并没有花费任何资金。

    然后,“两房”又将这40万美元的贷款进一步打包,并以60万美元的价格转化为债券后销售给各类投资机构。如此层层加杠杆,最终导致购房者、银行以及“两房”等各方都没有实际投入资金,而是利用金融机构的资金来完成交易。

    由于大量家庭采用这种高杠杆的方式购买房屋,使得当时美国家庭的负债率迅速上升,同时金融风险也大幅增加。原本只有1美元的购买力,经过层层杠杆的作用,被放大到了30美元的购买力。

    短短一年的时间就赚了10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