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虽有错,可毕竟母仪天下多年,身份尊崇无比。
臣以为,不管太后做过什么,她终究是太后,贸然严惩恐伤皇家体面。
臣建议,不如就将太后禁足于慈宁宫中,让她一辈子伴着青灯古佛,忏悔己过。
如此,既能给太后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又可平息朝堂内外的诸多议论。”
话毕,他额头已渗出细密的汗珠,悄悄用衣袖拭去。
此提议一出,仿若得到了某种共鸣,不少大臣纷纷点头称是,一时间,朝堂上附和之声此起彼伏。
他们或交头接耳低声私语,或微微颔首以示赞同,眼神中却都透着几分谨慎与权衡。
毕竟,处置太后这等大事,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他们都在心底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期望能在这场风波中明哲保身。
傅恒静静地站在武官队列靠前之处,身姿挺拔如松。
与周围那些神色慌张、急于表态的大臣不同。
他眉头微蹙,目光深邃,仿若在思索着更为深层次的问题。
他敏锐地察觉到,皇上的心思远非表面这般简单。
此次太后一事,背后定是有着诸多权谋布局,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拉开。
就在傅恒暗自揣度之时,乾隆的反应却让他大吃了一惊。
只见乾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他和颜悦色地说道:“好,既然诸位爱卿这般提议,那朕准了。”
大臣们听闻此言,大多暗暗松了一口气,心中紧绷的弦似乎也松弛了些许。
而傅恒却愈发觉得此事迷雾重重,他不动声色地微微摇头,心中暗自思忖:皇上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紧接着,乾隆仿若无事发生一般,神色自然地将话题一转,又在朝堂之上跟诸位大臣探讨起些许小事。
他微微前倾身子,目光扫视群臣,最后落在吏部尚书身上,问道:“吏部近来推行云儿所提的人才选拔新政,进展如何?”
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几分关切。
傅恒赶忙出列,躬身行礼,神色恭敬地答道:“回皇上,国师给的建议十分中肯,臣等都在努力执行中。
如今已初步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