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就超过了西北实业公司。
令人意外的是,利润第二高的竟然是制药厂,药品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利润率竟然那么高,现在除了山西实业公司制造厂外,国内其他制药厂生产的磺胺类药品的产量并不高,原本在沈阳的药厂可以生产一部分,而现在沈阳也被日本占领,国内其他药厂对西药类消炎类药品基本再无法量产,国内的需求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
磺胺类药品属于现在最为高端的消炎救命药,价格只比黄金低一点,也只有达官显贵们使用的起,所以国内使用范围比较小。在山西实业公司的药厂将磺胺量产后,将价格定在国外产品的一半,而这也有近十倍的利润。
最初李志坚准备将价格定为成本加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但是在投送到医院进行试用的时候,医生们都对此表示怀疑而不敢使用,价格只有进口产品的几十分之一,药效如何着实被怀疑,所以药厂厂长建议将价格定的稍微比进口产品低一点,这样应该反而可以打开销路。
最后的结果的确也是如药厂厂长所料那样,价格提升至进口产品的三分之二之后,各地医院的医生反而敢于试用,在收到良好的反馈后,李志坚才让价格下调,但是也不敢一步到位,而是先下降到进口药价格的一半,国内各医院开始推荐病人使用国产的磺胺类药品。
并且李志坚让制药厂出了一个销售政策,即国人使用磺胺类药品,向山西实业公司提出救助申请的话,可以降低六成的价格,而这只不过是一个障眼法,申请过程极其简单,只要向医生或者医院写一个申请书而已。
较高的价格可以让达官显贵们对药品质量放心,而对于普通人则是为了将药品价格再下降一半多,既能赚取富豪们的钱,还能帮助国人,现在普通人要用磺胺类药品,大多都是重病,无奈之下才舍得试用,虽然具体实施过程中到底能给普通人带来多少实惠他也无法确定,不过他相信医院里面还是有不少有良心的医生,会将这个政策执行下去。
这样在一年中虽然销量还并不太大,但是利润已经非常庞大,看着药厂的报表,李志坚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当初建厂是为了帮助国家,没想到反而赚取了堪比生产毒品的利润,他知道消炎类药品在未来的需求,对于到时候药品会产生的经济效益,简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