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30年8月中旬,蒋军主力进攻济南,兵力比晋绥军多不少,在进攻的时候,晋绥军中驻守济南的一个团迅速退往黄河北岸。蒋军进攻济南完全闪了一个空,而在黄河北岸的晋绥军傅作义等将领则是后怕不已,情况很快反馈给了阎锡山,阎锡山听后也是后怕,如果不是听从给了李志坚的建议,将主力调往黄河北,此时主力在面对强大的蒋军,有可能已经被击败。
之后一段时间,形势向着更加不利于反蒋联军的方向发展,到了9月18日,张学良通电拥护蒋介石,并派遣于学忠和王树常率领两个军入关,此时反蒋联军的结果已经人人可以预见,蒋介石的分化瓦解战术的效果也更加凸显,不少西北军将领纷纷反戈,作为反蒋联军主力的西北军冯玉祥已经难以支撑。
阎锡山好在提前将晋绥军主力北调到黄河北线,并且兵力集中,在局势不利之时,迅速向山西方向后退,主要兵力保持了完整。此时阎锡山想到了提前了解到张学良将出兵拥蒋的情报,并在之后也是听从了李志坚的建议才保存了晋绥军的主力,于是立即发布一道命令,将李志坚从上尉升为少校,并担任在沈阳的特别行动队的代理队长,而这个岗位上的前任是中校,虽然在职级上只是给李志坚升了一级,但是却是从职务上加倍补偿了李志坚。
李志坚作为20岁的少校,虽然修改了年龄,按照修改后的年龄也不过是22岁,已经被授予少校,并且担任的是中校才能担任的职务,在同龄人中也算是发展的非常不错的人,称得上是年少有为。不过倒不算是太过惊艳,这个时代20多岁就当军长的也都大有人在,阎锡山更是在不及30岁的时候就已经当了山西省督军。
不过现在李志坚也顾不上高兴,当下晋绥军的局面非常不利,面临着这次大战的失败,唇亡齿寒,一旦晋绥军彻底失败,那么他这个新晋的晋绥军的少校也就没有了什么价值,如何来将晋绥军的面对的损失减少,就是他最近要努力做的事情。
在李志坚再次到达沈阳时,张学良已经就任全国海陆空副司令。此前阎锡山和冯玉祥等人已经联合向张学良发电,表示愿意停战,接受调解解决争端。到了这个时候,李志坚也没有别的办法,蒋介石驱虎吞狼,将接收晋绥军地盘的事情都交给了东北军,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