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课。父亲前日才传话,不再加收学生。”
“我再如何得父亲宠爱,却也已是出嫁女,若是手伸得太长,别人不说,家中的嫂子们怕是要不高兴的。”
这话说得不可谓不掏心窝子。
裴氏失望不已,却也没有不罢休。
“既如此,我晚间和老爷商量一番,以宁国府的名义广聘名师,将咱们自家的学塾办起来。”
薛氏:“母亲也知道,旁系那几个孩子,成日在学塾都是混日子要咱们府上的助学银罢了,哪有一个是正经读书去。”
裴氏厉色道:“休得胡言乱语!”
“即便是旁支那也是谢氏正儿八经的子孙,旁支日子难过,那些助学银也是他们度日的本钱,不过是十几两银子,哪里值得你这个当家主母这般斤斤计较。”
“再有,他们不用功读书是他们的事,旸哥儿自己把功夫下到位了,哪里还需要担心别人?”
谢琛喝了醒酒汤,这会脑子清醒了不少。
“母亲,今日是儿子不好,惊了母亲的大安。”
裴氏见儿子面色憔悴,顿时心疼不已:“你官场上事多,已经够你烦心得了,家里事你就别管了,好好歇着去吧。”
谢琛指了下自己救下来的那丫鬟,“母亲,这姑娘叫香柳,是个无依无靠的可怜人,就让她去您的院子里做个粗实丫鬟吧。”
裴氏瞧着是个可怜见的姑娘,点头答应了。
香柳闻言连声磕头,“谢世子和太太大恩。”
薛氏望着香柳那纤细的腰肢,面色不虞。
这抹神色没有逃过裴氏的眼睛。
要说对薛氏这个儿媳妇,裴氏唯一不太满意的一点就是,这个儿媳妇不够贤良大度。
这么多年,连个通房丫鬟都没给儿子安排一个,就连自己孕期的时候,都没想到提拔身边两个贴身侍女侍奉丈夫。
当娘的都心疼儿子,且通房丫鬟又是威胁不到正妻丝毫的存在,裴氏对这一点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虽说小儿子那里也就只有正妻一个人,可那是因为小儿子本身就性子孤僻,且自己拒绝了通房和姨娘的安排。
而大儿子呢,身为世子,肩负着宁国府的家族荣耀,本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