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乔去到的时候,裴氏早已稳坐多时了。
纪氏将她拉到身边,示意她轻易别说话。
“老大媳妇,你今日实在是不成样子,爷们在外头应酬劳累了一日,回到府上,你不说殷勤伺候,反过来去寻他的不是。”
“大晚上的,闹得全府上下不得安宁,这就是你一个管家夫人的做派?”
正经婆婆在上头,薛氏只得低头赔不是。
裴氏:“若琛哥儿真做出了什么礼法不容的事,我这个当母亲的绝不会偏袒;可今日这般,明眼人都能看出是你小题大做,我看你这家是越管越糊涂了。”
“旸哥儿的启蒙先生,我也都听说了,才多大的孩子,成日讲那些晦涩难懂的,孩子哪能喜欢这样的先生?”
这一点,薛氏自己也发现了,“儿媳会给旸哥儿换一个先生的。”
裴氏:“换什么先生?这么小的孩子,你就成日让他闷在家只知道读书,长此以往,少不得要憋坏身子!男孩子,就是豁达阔朗一些,怎能天天在家里。”
“老三媳妇。”
乔乔忽然就被点到了,“母亲有何吩咐?”
裴氏:“谁都知道崔氏教子有方的好名声,如今昭哥儿在他外祖父那读书,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你看,能不能把旸哥儿也顺道送去?”
顺道?
自己的儿子怎么就顺道了呢?
这样借着亲戚关系送过去,会不会被人轻视?
薛氏一瞬间就想到了这许多的问题。
乔乔都没想到这其中还能有她的事。
崔家的学塾名满京城,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敢张这个嘴
虽说谢琛是谢珩嫡亲的大哥,但乔乔也不想揽这个事。
有一就有二,旸哥儿这次要是答应了,那以后二房那边的昳哥儿暄哥儿若是也求过来,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孩子都是父母长辈的眼珠子,这些眼珠子凑到一块,难免有矛盾起摩擦,到时候若是一言不合动起手来,一桩桩一件件,哪个不是麻烦事。
乔乔为难道:“母亲见谅,儿媳娘家四个姐妹,家家户户都已送了孩子过去读书,而学塾中的老先生只有两位,为了避免两位老师无暇顾及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