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吕华根据记忆中的老式坦克设计,并结合这个时代的技术水平,手工打造出来的。
李工围着坦克转了好几圈,不时用手敲击着坦克的外壳,倾听着那沉闷的回响。
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转头看向吕华,“这…这真的是你一个人做出来的?”
吕华点了点头,“是的,李工。这是我根据一些老资料和我自己的理解,尝试打造出来的。”
李工对吕华竖起了大拇指,赞赏道:“华小子,你真是个人才!
这坦克虽然外观简洁,但结构设计非常合理。而且,你的焊接技术真是精湛!”
面对李工的夸赞,吕华虽然心中得意,但仍谦虚地回应:“李工,您过奖了。
这坦克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比如动力系统、武器系统等等。”
“嗯,你说得对。但这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了!”
李工拍了拍吕华的肩膀,“我这就帮你上报,然后咱们去找个场地好好试试这台大玩具!”
大玩具吗?吕华看着这台坦克同样感慨良多。
这台新式坦克,是吕华巧妙融合二战时期t-34坦克的经典设计与现代技术的简化思想而诞生的杰作。
原本他打算完全手工制作,为抗战时期的坦克制造打下基础。
然而,当他真正开始动手时,才发现自己高估了个人能力,同时也低估了这个时代华夏的军工产能。
陈思洋同意他的尝试后也拨了一小笔经费,不多,也就一百万。
可就这一百万,却让吕华可以直接购置许多对抗战时空华夏梦寐以求的零部件。
比如说,这台坦克的发动机、仪表盘、以及部分精密的传动系统,都是他直接采购的高品质产品。
吕华原本的计划是完全自主研发,但实际操作起来,他发现这样的效率和效果并不理想。
于是,他决定借鉴现代工业的成果,通过采购和改造来加速研发进程。
这也是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这一成就的主要原因。
也因此,他并不觉得自己能完成这台坦克有什么了不起。
测试的过程很简单也很粗暴。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