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舞的美妙画面;末句更是妙笔,将佳人比作繁星,仿佛是繁星坠落人间,实在是妙啊!”
江海泷虽然心中对这些官场之人的诗词应酬不太感兴趣,但也不得不承认大理寺卿的这首诗确实有几分文采。他看了看甄不羁,甄不羁微微耸了耸肩,似乎在说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万仁怀也笑道:“大人不愧是饱学之士,此等佳作信手拈来。下官佩服佩服。”
大理寺卿谦逊地摆摆手:“不过是有感而发,见笑见笑了。不知在座各位,还有谁愿意分享自己的诗作?”
话音刚落,就有一位年轻的书生站了起来,恭敬地说道:“大人,小生也有一首拙作,想在此献丑。”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这位书生。
那书生吟道:“舱厅宴乐意难休,美酒佳肴伴舞柔。但见诸君皆喜乐,不知岁月几春秋。”他的声音清朗,吟诗时带着一种淡淡的惆怅。
众人听后,微微点头。江海泷心中暗自思忖,这首诗虽不及大理寺卿的那般华丽,却也别有一番意境。诗中描绘出舱厅内宴乐的场景,美酒佳肴与柔美的舞蹈相伴,人们沉浸在喜乐之中,却又在最后一句发出不知岁月几何的感慨。
甄不羁轻声对江海泷说:“这书生的诗倒有些出世之感,在这热闹的宴会中,独独他有这样的感叹,倒也有趣。”
大理寺卿也点头称赞:“这位公子的诗不错,寥寥数语,却道尽了这宴会中的喜乐与对时光的思考。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那书生恭敬地回答:“大人,小生姓李,名书翰。”
“原来如此,李公子年少有为,想必日后在诗词一道上定能有更高的造诣。”大理寺卿微笑道。
此时,又有一位老者站了起来,捋了捋胡须,说道:“老夫也有一首诗,想与诸位共赏。”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这位老者,都好奇他会吟出怎样的诗句。
那老者吟道:“舱内群贤聚一堂,厅中雅韵韵悠长。盛筵难再须当醉,乐舞升平岁月芳。”
众人听后,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有人评价道:“此诗简洁明快,首句点明众人相聚于此,次句强调这舱厅中的高雅韵味,第三句表达出盛筵难再应及时行乐的想法,末句则描绘出乐舞升平的美好景象,很是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