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以谋为剑!从流亡少爷到权倾天下 > 第52章 学馆困厄志难摧(1/5)
    凛冬的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顾长渊的脸上,带来一阵刺骨的寒意。他紧了紧身上的厚披风,目光坚定地望向前方那座朴素的学馆。科举之路的坎坷让他明白,单凭一腔热血和现代知识远远不够,他需要更系统,更深入的学习这个时代的知识体系。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学馆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几个学子正埋首于书卷之中,唯有炭盆里偶尔爆裂的火星发出轻微的声响。一位身着青衫,蓄着长须的老者正站在讲台后,手执书卷,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他便是这间学馆的夫子——张夫子。

    “学生顾长渊,见过夫子。”顾长渊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

    张夫子放下书卷,上下打量了顾长渊一番,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久闻顾公子大名,今日得见,果然一表人才。”他的语气温和,笑容可掬,让人如沐春风。

    “夫子谬赞。”顾长渊谦逊地回应。

    张夫子热情地招呼顾长渊坐下,并开始讲解经义。他讲得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似乎对经义有着极深的理解。顾长渊听得津津有味,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重点。

    然而,随着讲解的深入,顾长渊渐渐感到有些不对劲。张夫子所讲的某些内容,似乎与他之前了解的有所出入。例如,在解释《春秋》时,张夫子刻意强调了“尊王攘夷”的重要性,并将其无限拔高,甚至将其作为评判所有历史事件的唯一标准。这与顾长渊所理解的“春秋笔法”,以及历史的复杂性相去甚远。

    但他并没有立刻提出质疑。一来,他初来乍到,对这个时代的学术体系还不够了解,或许是自己理解有误;二来,张夫子在当地颇有声望,他也不想贸然得罪。

    接下来的几天,顾长渊继续在学馆学习。张夫子依旧热情地为他讲解各种知识,但那些似是而非的观点,却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他的思想。顾长渊渐渐地被这些错误的知识所迷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理解。

    一日,张夫子讲解《大学》中的“格物致知”,他将“格物”解释为“穷究事物之理”,并强调只有通过对具体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这与顾长渊理解的“格物”——“正心诚意”的内在修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