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之苦,数倍乃至十倍于赋税!”
朱厚熜仰望着天空,脑海中浮现出后世关于某个盛世的视频画面:一群衣衫褴褛的百姓,平日里只能靠野菜、番薯、土豆勉强维持一日一餐。
然而,面对官吏摊派的徭役,这些骨瘦如柴、虚弱不堪的老百姓却不得不化身纤夫,拉拽着朝廷那豪华宽敞的大船,每日都有人因劳累过度而倒下。
朱厚熜缓缓开口:“太祖爷,您已经多久没有走出皇宫了?不妨脱下龙袍,换上百姓的衣裳,去那些县城、乡野走一走,看一看吧!
您可以去问问,但凡有的选,有没有哪一个百姓愿意让自家的丁壮去服徭役的?”
他转过身,目光直视朱元璋:“如今的洪武朝,有您压着那些贪官污吏,徭役摊派还不算太过分,百姓尚能勉强维生。
但太子登基之后呢?皇长孙登基之后呢?甚至再往后的皇帝呢?到那时,百姓又将过上怎样的日子?”
朱厚熜突然问道:“太祖爷,您还记得凤阳的高峰、黄冈吗?”
朱元璋闻言一愣,一时没反应过来。朱厚熜继续说道:“高峰、黄冈等人服徭役修城墙。您下旨要发粮饷,却被层层克扣。修城的百姓活不下去了,才被迫造反。
那时您亲自审问高峰、黄冈,问他们‘为何不告官?’黄冈回了一句‘您当年造反时,怎么不告官呢?’”
朱元璋脸色一沉,显然想起了这件事,低声说道:“咱想起来了,也是那次之后,咱定下了贪污六十两便剥皮揎草的规矩。”
朱厚熜摇了摇头:“贪官固然可恨,但徭役同样是害民不浅。您当皇帝时或许还会给徭役发粮饷,可其他人当皇帝呢?他们还会给服徭役的百姓钱粮吗?不会!
因为他们觉得百姓为朝廷服徭役是天经地义的。朝廷没钱,地方衙门也不愿出钱,但事情总得有人去做!”
朱元璋面无表情地问道:“所以呢?”
朱厚熜冷笑一声:“所以,只能苦一苦百姓,苦到他们再也无法忍受时,或许又会有人喊出‘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吴王,吴王来了不纳粮。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突然,朱厚熜的声音提高了几分:“可是,凭什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