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超过6个时辰!”
“父皇”
“这是咱的旨意!”朱元璋强势地说道
知道朱元璋心意已定的朱标苦笑着应道:“儿臣遵旨。”
“六个时辰也不短了。”
朱厚熜插嘴道:“既然人的精力有限,何不找几个人帮助皇帝一起处理朝政?”
朱元璋冷哼一声说道:“你以为咱没想过吗?咱曾在洪武十三年设立四辅官辅佐咱处理政务。”
“但四辅官行事多有不便,政务处理得也无法让咱满意,而且四辅官的权力过大,所以在今年咱就已经将四辅官废弃。”
闻言朱厚熜陷入沉思,脑中不断会回忆嘉靖朝留存的关于此事的记载,片刻后朱厚熜终于回忆起关于“四辅官”的记载。
“洪武十三年(1380)九月十九日,太祖皇帝命设立四辅官。以儒士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杜敩、赵民望、吴源为夏官;秋、冬官由春、夏官兼任。”
“四辅官位列列公、侯、都督之次。任职者于一月内分旬轮流值班,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想到这里朱厚熜嘴角微微抽搐,随后说道:“太祖爷,您虽然设置四辅官辅佐您处理朝政,但是每一班辅官刚熟悉政务就被换掉,这样只会导致每一班辅官对政务都不熟悉,处理政务自然无法让您满意。”
“并且频繁地更换辅官只会让朝朝廷政策延续性变得极差,前一班辅官处理的政务还没结束就被替换了,接任的辅官大概率是懒得问前任留下的事,如此不出问题还是奇事。”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咱也是有所察觉,所以才废弃了四辅官制度。最后,所有的政务就都压在了咱的身上。”
说完朱元璋看向朱厚熜问道:“厚熜,后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大明后面的皇帝制定了内阁制度用以辅佐皇帝处理朝政。”
朱厚熜轻咳一声,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说道:“内阁是指皇帝选择挑选数名官员入文渊阁值守,设置首辅一人、群辅数人参与机务,主要工作就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些官员也被称为阁臣。”
“一开始,内阁阁臣官职不高仅仅只有五品,权力也不大,对于六部奏报也没有发表意见和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