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 第66章 楚州灾民图(2/4)
在奏折中详细说明。”

    “朕当然知道桃杌有罪,可你难道不知太祖的遗训吗?”

    “我大宋自立国以来,就没有杀士大夫的先例,你竟敢滥用职权,不禀报朝廷,便定士大夫之罪,你实在太令朕失望了。”

    “如今满朝文武天天上奏,要朕将你严办,你自己说,朕该怎么处罚你才好。”

    赵桢声色俱厉,神色复杂,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他自然也知道,包拯杀桃杌有非杀不可的理由。

    然而,大宋朝是官僚阶级的天下,士大夫的天下。

    即便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要顾忌士大夫的利益,否则他这个皇帝就是个屁。

    对赵桢来说,包拯是交给了他一个天大的难题。

    他不想杀包拯,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可也不愿背上一个违背太祖遗训的骂名,更不想每天都面对士大夫的口诛笔伐。

    他这个皇帝,需要士大夫的支持。

    包拯现在动了士大夫的奶酪,更触碰到了士大夫的底线,他这个皇上,若是一味袒护包拯,士大夫岂会善罢甘休。

    “皇上,臣自然知晓太祖的遗训。”

    “臣也不想违背太祖遗训,让皇上为难。”

    “实在是桃杌罪不可赦,因为他的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楚州连年干旱,百姓死伤无数,怨声载道,饿殍满地,白骨累累,宛如人间炼狱。”

    “若不杀桃杌,天下百姓将会如何看待官府,如何看待朝廷。”

    “唐太宗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倘若百姓对官府和朝廷失去了信任和拥戴,势必揭竿而起,到时国将不国。”

    “若因一句祖训而陷江山社稷于危难之间,臣宁可选择后者。”

    “臣一片拳拳之心,想必皇上也不难明白,倘若皇上因此要降罪于臣,臣也无话可说。”

    “臣方才所言,绝非信口雌黄,而是臣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楚州的惨状,简直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臣唯恐有奸佞蛊惑圣听,故而到了楚州之后,便让公孙先生将在楚州的所见所闻全都记录了下来,恳请皇上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