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围着一个人,边谈笑边织渔网。
等她走近,听到熟悉的声音,赶紧走过去一看,被渔民围着的,赫然是敖锦。
敖锦看到她,一点没有偷溜出门的紧张,笑嘻嘻地举起手里的渔网。
“阿桐你看,这里是我织的。”
他笑得尤其灿烂,都桐眼睛都被晃花了一瞬。
咽下到嘴边的话,她弯腰伸出手,“真厉害,饿了吧?回家,给你做吃的。”
“好啊。”敖锦和那几个渔民道了谢,握着都桐的手起身,和她回了家。
渔村的生活平静又充实。
没有锦衣玉食,只有粗茶淡饭。
日升而起,日落而息,身旁有良人相伴,简单纯粹,美好得就像一场梦。
十一月中旬,村里有户人家,女儿娶了夫郎,邀请都桐和敖锦去喝喜酒。
新人拜堂时,都桐看见敖锦眼里有细碎的光,第二日就去镇上买了喜服。
敖锦去海边玩了一个时辰,回来时家里挂满了红绸,桌上还摆了红蜡烛。
他正吃惊着,都桐一身红色喜服,从他身后冒出来,递给他一套衣服。
“小锦,我们先拜个堂如何?等来日回了京城,禀过陛下,我去考个武状元拿个功名,到时候,再娶你一次。”
“没有功名也可以……”
敖锦嘀咕了一声,接过喜服,开心地点了点头,“好,我到时还嫁给你。”
……
都桐让小侍去请来村里的人,邀她们做个见证。
村长做了二人的喜婆。
“时辰到——”
都桐站在正堂里,小侍牵着换上喜服的敖锦过来,将他交到都桐的手里。
“请女郎,莫负公子。”
都桐郑重地应下,捏了捏敖锦紧张得在冒汗的手,缓步走到村长面前。
村长看着二人,满脸和蔼,清了清嗓子后,提气唱道:“一拜天地——”
都桐和敖锦一同弯下腰。
真心难得,良人难觅,何其有幸遇见彼此,这一弯腰,决定的就是一生。
角落里小侍偷偷抹泪。
一年前他以为,他家殿下活不了了,他那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