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北宋群英录 > 第109章 解心结,赵恒桥上思国策;怀忧虑,老道点悟论未来(1/4)
    “官家,当然是一个合格的好皇帝,这一点无可置疑。”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赵恒身后传来,赵恒转过头去,看见的是一个熟悉的面孔。

    面如黑炭,额头上月牙一样的疤痕。

    “包拯?”

    赵恒疑惑的问。

    包拯也不作答,只是继续说道。

    “官家初登大宝,励精图治,有开创咸平之治之功。北征燕云,有大志向。虽然没有获得成功,但您已经尽力了,无可贬谪。澶渊之战,您御驾亲征,奠定了宋辽几十年的和平,也基本做到了力所能及。”

    “可是,朕任用奸佞,伪造天书,沉溺封禅之事,广建宫观。致朝纲不振,民怨沸腾,就连上天也降下灾祸我还能算的上是好皇帝?”

    听到赵恒的此番话,包拯微笑道。

    “您能自己反思自己问题,就已经算明君之举了,上天岂能怪您?旱灾蝗灾只不过是自然现象而已,您又何必挂怀?”

    听到包拯的这番话,赵恒稍稍有些心安,但又看到了那首回鸾诗。

    “包拯,那澶渊之战呢?朕是不是是不是太怂了?”

    “不,官家,这是您审时度势,做出相对务实的决策。”

    “我?审时度势?”

    “对,您是审时度势的。”

    “怎么说?”

    “因为你的内心知道,你无法做到像你的伯父赵匡胤一样,军政一手抓。就连心狠手辣到让武将们畏惧到不敢入京的赵光义都做不到的事情,你这个生长在深宫之中,没有见过刀光剑影的公子哥又怎能不怕?”

    “包拯?你竟然敢直呼太祖、太宗皇帝的名讳?”

    此时的‘包拯’一脸尴尬的看着赵恒。半晌说不出话来。

    “哎呀,好像暴露了啊。”

    赵恒看着眼前这个怪异的‘包拯’。开始怀疑起来。

    “你究竟是什么人,竟然能够带着朕,穿越不同的梦境?你究竟是何许人也?”

    见赵恒拆穿了,‘包拯’也不装了。摇身一变,现出了本相。

    只见那是一个手拿拂尘的白胡子老道。

    老道这一变化,让原本就沉迷于封建迷信的赵恒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