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大家监督,一旦发现问题,严惩不贷。”
方案初步确定后,林萌立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她带领着一群志愿者,开始清理和改造那些废弃的仓库,将它们改造成物资集散中心。同时,组织起宣传小队,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向幸存者们讲解积分系统的运作方式和好处。
起初,人们对此半信半疑,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人担心自己辛苦积攒的物资交出去后会打水漂,还有人觉得这不过是林萌为了巩固权力玩的新花样。面对质疑,林萌没有气馁,她以身作则,带着亲信率先将自己队伍里多余的物资送到集散中心,兑换成积分,并公开记录。
有一次,一个小孩饿得哇哇大哭,他的母亲手里拿着一件破旧但还算保暖的棉衣,站在集散中心门口犹豫不决。林萌看到后,走过去温和地说:“大姐,把棉衣拿来换些食物吧,孩子要紧。你看,这里的物资都是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积分马上就能到手,你随时可以换取其他有用的东西。”那位母亲看着林萌真诚的眼神,又瞧了瞧饿得虚弱的孩子,终于鼓起勇气走进了集散中心。
随着第一笔成功交易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参与积分系统。集散中心渐渐热闹起来,每天人来人往,各种物品琳琅满目。从简单的食物、衣物,到工具、药品,应有尽有。人们在交易过程中,也慢慢体会到了这个系统的便捷与公平,脸上的阴霾开始散去,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待。
然而,林萌知道,仅靠物资交换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让城市重新生产,创造更多的财富。于是,她开始寻找城中那些有手艺的工匠。
在城市的废墟深处,林萌带着几个助手,一家一家地寻找。他们找到了一位老铁匠,老铁匠的工坊早已破败不堪,炉火熄灭,工具散落一地。林萌走进工坊,诚恳地对老铁匠说:“老师傅,我知道您手艺精湛,现在北澜城要重建,离不开您打造的工具啊。只要您愿意重新开工,我给您提供原料,保障您的生活所需,您打造出的工具可以优先换取您想要的物资。”老铁匠看着林萌,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犹豫片刻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林萌陆续召集了木匠、裁缝、陶工等各行各业的工匠,为他们提供场地、原料,鼓励他们生产。同时,为了提高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