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数的。
出去打架还行,搞研发也不错。
但是让他管理几千上万人的组织,那绝对是武大郎攀杠子——上下够不着。
很快,秦老的消息也发了过来:
“回绝大部分人是应该的,但是最好留一些口子,这样一来,后面真的需要招人的时候,也比较方便。”
宋念念也回复道:“是的,按照系统的引导走向来看,未来形成组织和秩序是一定的,所以确实应该留一些途径。”
看到两人的回复,姜寻也有些犯了难,两人说的情况,他也有所了解。
系统的做法,一直都是在让所有求生者更加适应这个世界的生活。
所以,它刻意的引导“拯救”和“聚集”一定有自己的深意。
甚至可以说,以“团体”的方式生存,大概率就是未来必须要走的一步。
而且,他们未来确实需要更多的人打下手。
不然几人虽然都有传承知识,但是仅靠自己一个人,产出实在有限。
比如他的魔偶制造,仅靠自己每天敲敲打打,一天也就最多制造1—2具。
但是如果将不涉及核心知识的部分交给别人来做,那他的产能将大大提升。
又不想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管理组织,又需要很多的劳动力。
这种情况让姜寻不禁有些头疼。
可是很快,赵听涛的建议却让他眼前一亮:
赵听涛:“我觉得,可以试试‘蜂巢’形式的组织架构!”
“就是设置‘蜂巢’‘工蜂’‘蜂王’三部分。其中‘蜂巢’是提供生存环境,零准入门槛,可自由使用组织标识获取基础庇护,但是也不享受组织福利的人。”
“而‘工蜂’则是进行契约的优质成员,享有组织福利,比如传承知识培训资格等,但是也有相应的义务的求生者。”
“这样一来,将组织成员进行区分,是不是会好一些?!”
听完赵听涛的建议,姜寻低下头陷入了沉思。
认真权衡了下利弊,他发现,这种方式竟然十分合理!
这样一来,既能保证自己不会被“组织”拖累,也能保证在需要时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