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教练们都是奔着高额的薪资待遇来的,大部分秉承着在什么地方说什么话的思想没有多嘴,但也有几个曾经拿过省市级冠军甚至出国打过比赛,对服役经历自豪的很,而现在听到项骜将自己曾经千锤百炼的东西几乎全盘否定的话,自然是不服气的,于是便有一人站出来道:
“老总,您虽然是领导,但可能不太了解这一行的事情,您说我们的方法落后,不知道能不能具体讲讲,哪个落后了?”
这个其实不用他问等下这边就准备说的,但一见有刺头率先挑破了,那正好不过,遂回道:
“讲三个最常见的例子吧——
第一个,散打中为了提高选手不怕拳敢打敢上的精神,是不是有让两人戴上拳套互相猛击对方头脸的土办法?”
“这个的确有,但我没认为有什么不妥,我也是练这个练出来的,没有妨碍我拿冠军捧奖杯,为国争光。”
“那只是因为你没碰到高手而已。”项骜这话回的很具有挑衅性,所以把现场的火药味一下就给挑起来了。
“没有高手?伊朗的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的冠军算不算?”
“这帮人和你都是一种体系下练出来的,不能说不值一提也确实没有多少价值;而你缺乏最基本的‘异种拳’对抗经验,并且你说的这些要么是邀请赛,要么是表演赛,表演什么的我不说了,大家心里都懂,邀请这种水准稍微高一点,但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交流技术、宣传友谊第一,然后用它当某种增进举办方和参赛方感情的由头才是真正目的。
并且所谓的交流技术,还是那句话,是你们自己一种体系下的内部交流,这能交出个毛线来?另外十几个国家一共来百十多个人,规模上也决定了天花板很低,这和传统武术圈子里的假大师们弄什么‘以武会友’属于一丘之貉。
我说的这些,你能否认吗?付队长。”
之所以有“队长”这个称呼,当然不是因为他水平高来了就封了个队长当;乃是他当年代表国家队在上述赛事中拿下过夺冠的成绩,于是便有好事者借鉴大洋彼岸的超级英雄“美国队长”给此人戴上了“华夏队长”的名头,虽然当年网络不甚发达,但传播的也算广泛,而作为当事人,这位也是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