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他曾挽救了大明于危难之中,但也不应因此而独断专行、架空君主。
这位功臣的伟大事迹当然可以流传下去,但如果成为了朝廷的隐患,那么就没有保留的必要了。
朱元璋总是严格区分功劳与过错。
他对万历心中可能有的恨意并未感到不满。
但他更关心的是,无论个人品行如何低下,只要他的政策有助于天下民众的生活安定,就应该坚持执行下去。
显然地,万历对此却抱有不同意见。
“太祖爷爷,这样做难道不对吗?”他满怀期望地看着朱元璋问道,眼神里充满了困惑,
“张居正在位时如此飞扬跋扈,差点让我这皇帝毫无尊严可言。”
“难道我就只能忍受这些侮辱继续实行他的政令吗?难不成我还得永远受这份罪不可?”
朱元璋顿时火冒三丈,一把推倒了面前的万历,咆哮道:“简直是胡言乱语!只是为了自己不受委屈,就要让全天下百姓跟着受累吗?”
他怒斥道:“咱终于明白了,难怪张北玄总是说,大明朝最终衰亡的责任并非完全归咎于那些末代之君,更多的是因为你们——特别是你那不争气的爹。你们父子二人这样乱来,再坚固的基础早晚会被败坏光!”
听到这句话,万历一下子懵住了。
大明覆灭?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怎么还能责怪我们呢?
“太祖爷爷,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万历不解地追问道。
朱元璋只是冷冷一笑,并没多做解释,“算了,不用跟你说太多。既然张北玄了解古今一切变化,就由他来讲讲后续发生的事吧。”
一直默默无言的张北玄此时点点头,开口讲述了历史进程:
“神宗,也就是万历皇帝,在其执政早期十年期间”
“在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带领下,朝廷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改善和发展,从而迎来了所谓的‘万历年间的复苏’”
“军事上增强了防御体系建设,成功镇压了西南部发生的骚动局势,重新启用名将戚继光管理北部边疆训练事务,使得大明整体稳定局面显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