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 > 第167章 亏不亏(2/3)
“我刚才之所以痛快地答应,其实是有理由的,姐夫和伯父都听我说,看有没有道理?”

    说完之后,他不等他们回答,就开始解释了起来:“第一,皇帝是君,对于姐夫来说,更是亲爹,因此,皇帝的开价,我们不能讨价还价。就算我们吃亏,那也得受着,只要皇帝他老人家高兴就好!”

    这个说法,在后世叫做政治正确,明面上,谁也不能反驳。

    裕王一听,顿时有点丧气。虽然他也喜欢钱,可他也怕他父皇。

    好在李文贵马上接着往下说,就让他当即精神一振了:“第二,我预估,明年书社的收入,只要能做好了,翻倍都有可能。”

    翻倍利润的话,那可是有八九万之多!

    一听这数额,裕王和陈景行都是有些震惊,眼睛一下瞪大,看着李文贵,等他进一步解释。

    “等到明年的时候,我的徒弟也会开始赚钱,这是多了一些收入。书友会社也开始运营,又会增加正版读者的数量。并且,《永乐大典》的事情,可以宣传出去,对于我们书社的名气,是有非常大帮助的。”

    “我相信,只要这《永乐大典》的事情一传出去,整个京师的读书人都会知道我们书社,很多人也会来书友会社见识一番,如此便能带动书社售书的收入!”

    “不过不管怎么样,京师这里能买书的人数,会有一个上限,我估计很快就能达到这个上限。书社的利润,要继续增加的话,需要在做其他买卖。只要这个名气有了,其他买卖做起来就简单了。”

    “另外,书社的名气够高了,也方便我们去南京开分社。就算南京那边的分社赚钱,只有京师这边的一半,那也是很大一笔利润了。更不用说,其实江南那边的读书人更多,类似扬州、杭州等地,其实也都可以开分社的。”

    在李文贵解释的时候,陈景行最先理解李文贵的话。毕竟他是很多店铺的东家,对于商贾一道,远比裕王要了解得多。

    李文贵利用《永乐大典》的噱头,一下提升书社的名声,这确实是一个高招,也算是《永乐大典》本身书册之外的价值了。

    等到李文贵讲到后面,说要南京等地去开分社的时候,就算裕王不懂商贾之道,也能知道,那利润肯定能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