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大明是无法打造蒸汽机的了,工业这玩意不是知道了技术就能立马发展出来的。
既然能从后世购买物资,许青自然不会放着金手指不用。
先买几台用着先,暂时解决工坊部分生产力问题。
同时有了蒸汽机,宋应星他们搞研发也方便很多。
比如涉及到钻孔、抛光等等工艺,能省去不少时间。
赖明远眼睛一亮:“没问题,接下来我还能给你便宜点。”
这一台蒸汽机造价将近两万多块。
因为他花了不少时间学习,同时也失败过浪费了材料。
而这一切的成本自然得算上去,不然要自己亏本搞,他可不干。
但已经成功了一次,再来一次就轻松很多,也能省去不少时间和材料。
这就是定制和量产的区别,要是许青要数千上万台,几千块一台估计都有很大利润。
赖明远搓了搓手,笑道:“嘿嘿,你要是能要五台,我能以每台一万五的价格给你,要是十台那就一万四。”
许青沉默不语。
他明白,要是自己大量要,那么对方就可以批量制造零件。
如果只买一件,那就麻烦很多。
比如零件只能做一套的,做多了就是浪费,浪费的也是成本。
同时要是某个零件坏了,又得重新制造,费时费力。
并且要是批量购买,随着熟练度提升,对方的时间成本也会下降。
“好,那给我来五台吧!”
许青根本不愁蒸汽机在大明会过剩。
甚至来百台千台都远远不够用。
之所以没买这么多,是因为大明以后也会打造蒸汽机。
什么都靠买,是行不通的。
赖明远眼睛一亮,五台蒸汽机他又能赚不少。
在商言商,有利润的生意才能长久做下去。
许青也自然知道这个道理。
五台蒸汽机,对于赖阳钢管厂来说也是一笔不大不小的生意。
出乎赖明远的预料,直播间竟然也有意外之喜。
“一万五一台?”
“十台以上一万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