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兰嗯了一声,把弟弟交给了母亲,跟母亲摆了摆手,就跟父亲一起走了,出门时,隔壁的邻居问:“这是去哪儿啊?”李长贵随口便答:“去趟远房亲戚家。”
走了半晌,秀兰和他的父亲,彼此都没有讲过一句话,路过了几个村庄,几乎都和自己的村子里面一样,缺衣少食,处处透着荒凉,就这样父女两个,每过几个村子,李长贵便去找人家讨碗水喝,顺便打听附近的庄稼收成情况。
就这样他们走了六天,所带的粮食也吃的差不多了,秀兰心里也很不解,爹说的亲戚到底是在哪里的亲戚,都走了好几天了,怎么还没找到地方呢?莫不是爹记错了路,找不到了吧。
想着,秀兰还是张了口:“爹,我们的亲戚还有多远啊?”
李长贵看了看包裹,确实没有吃的了,好在马上前面就到安县了,“马上前面就到了”,说罢,两人又继续向前走。
两个人从正午一直走到了傍晚,又累又渴,正巧村口蹲个老汉,正抽着烟袋锅子,李长贵上前打了声招呼,向老汉讨碗水喝,老汉立马让两人进家门里坐下,并端来了水,上下打量了一番,便问道:“你们是那闹饥荒的地方过来的吧?”李长贵连连点头,问道:“咱这儿是什么村子啊?庄稼收成可还好?”
老汉不慌不忙的答道:“这里是姚家坡,再前面那个村子是李家沟,我们这边啊,虽然庄稼了少许受了点影响,但是也勉强够个吃。”说罢,看了在喝水的秀兰一眼,朝李长贵问了句,“这是你家闺女?”李长贵朝老汉微微点了下头,示意去门外讲话。
两个人来到门外,李长贵小声低语:“老哥,不瞒你说,我带妮子走了六七天来到这地方,就是想给俺家妮子寻个合适的婆家,我们那地方,庄稼都荒了,要饭的要饭,饿死的饿死,眼看这一家老小都吃不上东西了,我就想给她找个家,起码不会饿死吧!”
姚老汉一听这话:“那你俩今晚就在我家歇着,明早上,我去村里问问看,不过,这有点家底子的小青年怕是早就定了亲了。”
李长贵点头附和:“老哥,我不要求什么多富有的家庭,只要她有饭吃,饿不死就行了!”
姚老汉低声叹了一口气,敲了敲他的旱烟头子,朝李长贵点了下头:“先进来吃点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