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半年内法力自生。”
“中庸者一月甚至数月方可感应灵机,炼化入体又是数月,生成法力耗时更久;
“低劣者更甚,连感应天地灵机都无比困难,更遑论炼化灵机了,但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
天无绝人之路,却是要看各自机缘了。”
“白荷你修行此法正好,将来也不用转修他法。至于周平你擅于横炼之道,日后我会予你一本炼体之法,炼气阶段就先修行即可!”
“你们二人切记要戒骄戒躁、安心修行。”
“谢观主传法之恩!我二人定时刻铭记。”白荷与周平二人齐声回道,声音微微颤抖,通天大道就在眼前如何不让人激动。
“嗯。”
泰尚轻轻颔首,神色变得郑重起来,开始讲述法门经义:“下面我便传授你二人炼法的修行经义,用心感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周行不殆。”
“万物持之以生,为天下母,字之曰灵,亦谓之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是夜,星空漫天。
老君山顶的太清观一片寂静,几无人气,只有点点灯光在呼应着天上的繁星。
如今观中除了泰尚与白荷、周平外,便只剩下十数个从泰府招来负责打扫道观、做膳食的仆人了。
当然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等到日后招来道童,这些人大多便会下山去了,少数几个年纪不大、天资中庸的人或许可以留下来做个杂役弟子。
泰尚盘坐在后院大石上,眉头微皱,心神早已经投入到脑海中的道宫中去了。
修行至今,泰尚每隔五日已经能在道宫中停留数百息了,这让他感悟道法的能力大大增加。
最近几月,考虑到道观修建完成之后占地过大、人手却很少,一旦泰尚不在观中便根本无法保证道观的清静、安全。
特别是在泰尚早已名传天下的情况下,日后道观的客人不管善意的、恶意的都不会少。
因此泰尚便把主要精力都投入感悟阵法中去,力争早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