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却被清兵用绳子紧紧捆绑,他的双手被勒得生疼,只能眼睁睁看着家中的妻儿和老母亲,呼喊声渐渐被风声淹没,他的眼中满是愤怒和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这样的场景在各地不断上演,无数家庭因此支离破碎。被抓的壮丁们被集中起来,他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愤怒。由于缺乏基本的训练,这些壮丁连最基本的行军队列都走不好,更别说使用武器了。但清军不管这些,在皮鞭的驱使下,他们被迫踏上了守卫防线的征程。皮鞭抽打在他们身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抽在他们的心上,让他们心中的仇恨不断累积。
与此同时,从后方调遣的五万精锐部队也陆续抵达边境。这些士兵纪律严明,迅速在各个战略要地布防,与那些被迫参战的壮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步伐整齐,动作迅速,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此番大规模增兵,虽然极大地充实了边境驻军力量,为军事改革争取到了宝贵的稳定环境,却也让民间的不满情绪如熊熊烈火般燃烧起来。百姓们对清军的行为充满了怨恨,他们渴望和平,渴望安宁,却被这场战争无情地卷入其中。
按照计划,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这上三旗约三万人成为重点改编对象。多铎上前一步,虽身形矫健,但提及此事,眉头不禁皱起:“摄政王,正黄旗愿为先锋,只是兄弟们惯用弓箭与冷兵器,这连弩和火枪操作复杂,要熟练掌握,还需些时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他深知士兵们习惯了传统武器,要适应新武器并非易事。多尔衮目光如炬,紧紧盯着多铎,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他的内心:“时间紧迫,不可懈怠。你亲自督促士兵日夜操练,务必尽快形成战力。”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命令,让多铎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
镶黄旗都统何洛会挺胸上前,声音洪亮:“王爷,末将定当竭尽全力,让镶黄旗成为大清最锋利的刀刃!”他的声音充满了斗志,仿佛在向多尔衮宣誓他的决心。正白旗都统图赖也高声表态:“王爷放心,正白旗的兄弟们定不会辜负期望!”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相信正白旗的士兵们一定能够完成任务。
骑兵们舍弃弓箭,换上连弩,起初操作生疏,时常装填缓慢、射击不准。多铎亲自下场,一边示范一边吼道:“都给本王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