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又在仓房里寻找了一块夏天钉在窗户上防止蚊虫的纱窗还有几根旧铁丝。
他仔细打量着这根铁丝,脑海里构思着抄网的形状,就如同小时候第一次尝试制作简易工具时那般专注。
接着,他找来一把钳子,用钳子将铁丝的一端弯折出一个小圆圈,这便是抄网的边框起始处。
他沿着这个小圆圈,慢慢地弯曲铁丝,使铁丝逐渐形成一个大大的圆形,每弯折一下,他都要仔细比对,确保圆形规整。
不够圆的话可能会增加抄网的阻力。
圆形的框架做好后,他又用钳子将铁丝的另一端紧紧缠绕在起始处,让框架牢固起来。
随后,张远拿出准备好的纱窗。他把纱窗平铺在地上,将做好的铁丝框架放在纱窗上,按照框架的大小,用剪刀小心翼翼地裁剪纱窗,使纱窗能恰好覆盖整个框架。
剪好后,他拿出针线,开始把纱窗缝在铁丝框架上。
他的针脚细密而均匀,一针一线都透着认真,把纱窗的边缘牢牢地固定在铁丝上,这都是张远小时候积累的经验。这样,抄网的网面就完成了。
他在竹子的一端,用绳子紧紧地捆绑在抄网专门留下的一个接口,还特意多绕了几圈,打了个结实的死结,确保抄网和竹竿连接稳固。
完成后,张远尝试着挥了挥,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看来手艺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大变得生疏。
他在院子里找了一个小桶准备放虾,随后将抄网扛在了肩头,吹着口哨出了门。
这抄网可是很有用的,不仅可以捞小鱼小虾,还能抓蝴蝶,逮知了。
伴随着一阵逐渐燥热的风,张远在林间小路上走到了村子后面不远处七里河的一处回水湾。
印象里这里是水草最多的一处河段,想来小鱼小虾也少不了。
夏日的骄阳似火,无情地炙烤着大地,整个村庄仿佛被放进了一个巨大的蒸笼。村后七里河的水面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泛着细碎的金光,两旁的芦苇郁郁葱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沙沙作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这条河流的故事。
张远已经挽起了裤管,他弓着腰,站在齐膝深的河水中,双眼紧紧盯着水面下那若隐若现的河虾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