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整个乡基本都是张姓,大部分都是沾亲带故,据说祖上都是一家人。
作为乡级单位,张家乡并没有什么特别赚钱的支柱产业,彼时国内的旅游业还没有蓬勃发展。
张家乡辖下的乡村里,年纪比较大村民还是靠着土地里长出的那点儿粮食养家糊口。
农闲时年轻人开始往大城市里去寻找新的生存之道——打工!
小岗子村也不例外,张远虽然不怎么回村,但是他也听说自己小时候的那些玩伴,考上大学的留在了当地工作。
没考上大学早早进入社会发展的最差也在沅陵县安了家,落了脚。
顺着国道延伸出来的一条通往小岗子村的乡道行驶着。
乡道两旁的杨树被风吹的轻轻摇晃,阳光垂下,无数碎金散落在树影之中。
张远摇下了窗户,瞬间来自远方的微风裹挟着原野上植物的清香,从车窗扑了进来。
张远舒服的摆了摆头,点上了一支烟,单手握着方向盘。
不错不错,比张远想象的要好不少,毕竟在张远的记忆里,小岗子村在四邻八乡里也是贫穷的。
小时候从国道到小岗子村的乡道都是土路,一旦下雨下雪整个都没法走。
现在土路已经换成了柏油路,虽然不宽并且有点儿破旧,但是却能够确保行车不受特别恶劣的天气困扰了。
乡道上也有零零散散的行人,张远放眼望去基本没有年轻人,都是叔伯大爷,阿姨大妈。
他们骑着嘎啦嘎啦响的自行车,或者电动车。
车子后面还绑着一把锄头和几个尿素袋子,应该是刚下地回来。
要么就是骑着个脚踏三轮车,后面车厢里放着个小马扎,上面坐着个穿着碎花布做的衣服的小娃娃。
嗯,在给孩子带孩子,城市和乡村,隔离了两种生活方式,但似乎也根据年龄将人隔离了开来。
张远赶紧揺上窗户,因为马上到村头,村头坐着的可全是最顶尖的情报人员。
稍有疏忽,第二天甚至你昨天晚上睡觉起了几次夜都能宣扬的全村都知道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张远对这些人都是面熟,但是除了自己爷爷那边一个院里的很近的亲戚,其他的还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