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62章 一颗火星(2/3)
帝国惩罚六国人民的一种手段。不肯屈服的国度的人民,总是要惩罚的。但是又不能真的靠屠杀,所以用征发徭役的方法来惩罚。相比后世的对占领区的人民的惩罚,这种惩罚其实说不上残酷……当然,对每一个身在这种惩罚之中的人来说,那都是非常残酷的。

    青壮远离乡土去服役,另一个好处就是对当地的农业生产造成打击。壮劳力被迁出,这个地区的农业生产自然会下滑,只有老人孩子女人耕作的农田,会是什么样子?参见张诚幼年时孤儿寡母的艰辛,只是更艰辛一些。

    后世有些人会把这种大兴徭役的方法类比罗斯福新政的大兴公共建设,这个大概不能类比。罗斯福新政的问题是解决失业率的问题。在纯粹农业社会,有土地就有生产,没有失业问题。即便有一些国家存在没有土地的流民,采用大秦的土地政策,天下有充裕的土地可以分配给流民。不存在为了解决流民失业问题而启动徭役的策略。

    就还是惩罚。

    齐楚之地都是实施这种惩罚最严峻的地区。

    这一支900人的徭役队伍,就是大秦徭役惩罚策略的一部分:故楚国北部,淮河下游地区,被划为新的泗水郡治下。这一区域河道纵横,水泽湖泊相连,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故而人民众多,按照大秦的统计,泗水郡的居民超过49万户,人口超过200万。相比之下,张诚家乡的上郡,也不过只有十万户左右、60多万人而已。

    人口众多、灾害连年,泗水郡民风相当彪悍。这一地区的治理难度极大。因此迁徙青壮去远方服役的策略,在这一地区就得到强硬的执行。

    这支900人的徭役队伍,就是从泗水郡(今安徽宿迁)抽出来的青壮,前往远方去服役的戍卒。他们的目的地是北方燕赵故地的渔阳郡(今北京密云)。两地路程长达2000里。

    路途遥远、两地气候迥异,这种惩罚是切身彻骨的。

    从泗水郡出发的戍卒队伍,不止这一支,一支又一支的队伍,从泗水郡出发,前往帝国的各个角落,靠这种方式,帝国有效的削弱泗水郡的反抗力量。

    这支900人的队伍,和无数支走出泗水郡的队伍并无什么不同……

    如果说不同,还是有的,这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