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56章 失败就是成功(2/4)
作。

    再之后,张诚去村里的陶窑定制了一批圆筒形的盒子,烧制好后回来,把自己的泥胚一个个放到这些匣钵里。在陶窑专门重搭了一口馒头窑,用焦炭开始烧。烧多久,张诚心里完全没有数,就说:炉火不停,先烧个三天吧!把这里交给窑工,就回去继续睡觉了。

    三天后,这孔窑停火,又隔了两天,确定温度完全降下来,张诚去开窑。打开匣钵之后,看到的几乎是一堆残品。

    温度过高,烧制时间过长,所以这一窑算是烧废了。好多件都已经出现表面的龟裂,釉面不匀、釉面大量流淌沉在碗底,碗口只有非常稀薄的一点。颜色也非常不均匀,摔破一个,碗茬倒还是白森森的。

    “烧废了?”赵杏儿有点遗憾的说。张诚却很开心,拿一个瓷盘过来和陶碗对撞,陶碗粉碎而瓷碗却连茬口都没有。

    “成了!”

    “成了?”

    “把方法总结一下,材料多实验,烧制的时间缩短几次试试,火的温度也降一些,不行可以用木柴代替一些焦炭,反复尝试,对比每次成品的效果,找到最优的方案就行。”张诚对跟自己尝试烧窑的几个弟子交代。

    高温瓷。

    高温瓷说穿了就是两个关键——材料和温度。基本上自己算是找到了瓷石,也能够实现高温瓷烧制的最高温度,这接下来只要测试恰当的温度,和材料配方就可以了。

    “我家出钱,负责这个新窑厂的建设和实验阶段的所有费用。”张诚对赵杏儿说。听到这话,赵杏儿就知道,家里又要多一个财源了。

    “让许负参与到这个试验里,研究怎么来观察温度!”张诚再交代一番。观察窑火和烧炼温度这事儿,方士有一些经验。

    陶瓷这事儿就这么草草开个头。至于玻璃,更简单。张诚在咸阳带回来一根长长的铜管。在磁窑里搭了一个反应炉,把之前炼钢淘汰下来的玻璃碎块放到里面烧制,玻璃融化成发光的溶液后,就拿着铜管,蘸一块玻璃浆,递给在旁边看着傻笑的蒙恬——“用力吹!”

    蒙恬呆愣的看着张诚。

    “让你吹!”张诚喝道。

    蒙恬吹了一下。没反应。

    “用力吹,像吹尿泡一样!”张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