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 第71章 焚书坑儒事件的另一种真相(3/4)
重新获得封地——周灭商以后,仍然为商朝后裔保留了宋国作为封国,不薄待前朝,也是均衡天下力量的一种方法。给前朝贵胄以礼遇,能最大限度降低敌意,避免地方对新王朝的抵触。分封天下的方案暗中得到了军方势力和一些大臣的支持,由博士淳于越上书陛下,希望按照周制,重新分封天下,让动荡的天下早日恢复和平。

    但是嬴政说——如果保留六国的封国,那我这些年的仗不是白打了?

    通过宫中内侍听到嬴政这句话,知道嬴政心意的丞相李斯,静思数日,终于上书《天下郡国疏》,力陈周分封天下,导致八百年诸国纷争,天下动荡由此引起,欲天下安宁,王朝万世一系,最好的办法乃是政由天子,官吏亦出自天子,也就是仿照秦国多年行使有效的郡县制,放大到整个天下,将天下划分为三十六郡,郡守均由天子委任,可以轮调升迁贬谪,但不可世袭。

    此论一出,朝议纷纷。有赞成的,有反对的。赞成者多是秦国青年官吏,因为自己资历浅薄,但是年富力强,如果采取郡县制,则自己有机会出任郡守县令,掌管一方。但是老臣勋臣对郡县制不以为意,拿出来的理由是过去秦国偏居一隅,郡县管理有效。但天下之大,从东海到西岭,从北漠到南海,设立郡县,快马送报,朝廷政令也需要月余才能抵达边僻之地,地方有事,又需月余朝廷才能知晓,一往一来,信息交通甚至要一个季度,当地情况可能早已发生变化,郡县制不适合对远方国度的管理和治理。

    在这种争论中,丞相李斯再次上书,说六国灭亡,天下初定,各国仍使用旧有六国史书教育当地,不能归心。丞相李斯要求天下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籍,限期收缴民间私藏的《诗》、《书》等书籍并烧毁,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身处争论中心的嬴政允诺了李斯所请,于是在咸阳举行了一次焚书,将在咸阳市井搜罗的诗、书和六国史书,堆聚在广场上,一把火烧掉。据说熊熊烈焰高入云霄,所有人为此震撼,以诗书为生的儒生嚎啕哭嚎,连身在阿房宫的陛下都能听到。

    焚书之后,关于郡县制和分封制的讨论一时沉寂,郡国论占了上风,朝廷开始规划郡县区划,筹备外派郡县的官员。秦国的世家、勋臣、高官们将注意力放在如何通过郡县制度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