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道:“我年纪虚长,又大你们一辈,有些话我得替桂英先问问。”
柱子立刻正色起来,知道这是人家要考验自己了。
“您请说。”
年纪家庭什么的,倒在其次,只是他听说过桂英父亲早亡,母亲也改嫁了,是一直客居在姑姑家的。
这下侄女变儿媳,他们一家会不会有所改变呢?
“听说你家也是厚道人家,尤其是你母亲,家里本就不富裕,还收养了桂英,很是不错!”
柱子嘿嘿一笑,不是要考自己吗?怎么还夸上了?
接着老黑话锋一转,问起了家里人:“不知道你家里有几口人,现做什么营生啊?”
柱子老实答道:“我有兄弟五个,上面一个哥哥,底下三个弟弟,大哥和三弟都结婚了,都是同村的。”
“五个儿子?那你父母可真是不容易。”
柱子也颇为赞同,“可不是?为了我们兄弟几个,我爹娘可是累了半生了,要是我有孩子…”柱子忙截住话头,八字还没一撇呢,话不能说太早了。
老黑却要刨根问底,“那要是你又如何?”
柱子红着脸道:“儿多母苦,我就要一个孩子就成。”
老黑摸了摸胡子,与清如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赞同。
“恕我直言,你家儿子多,每个儿子成家,父母必要出一番力气,要是你和桂英成家,又该如何啊?”
知道桂英可能也躲在门后听,柱子收起神色,郑重道:“不瞒先生说,我家兄弟几个虽然穷,却都是有骨气的人。好手好脚的,凭什么要父母为自己挖空了钱袋子?我大哥,我三弟结婚,都是自己苦的钱。包括我自己,我早已攒下了一栋屋子的钱,只要桂英嫁了我,就能立马出去单过,既不连累父母,也不叫桂英委屈了。”
老黑眼里出现赞赏,连清如也贺了一声,“不错,有骨气!”
柱子反倒不好意思起来,“反正,反正我就是这么想的。”
老黑再次问道:“那你们结婚之后做什么营生呢?继续务农?桂英在城里住了许久了,养的白白嫩嫩,怎么受得起风吹雨打?”
柱子微微蹙眉,思索道:“来之前我爹娘就和我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