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我刚要起身,便有下人步履匆匆而来,过来传话。
宫中来人。
我不动声色地打量眼前的太监。
是个陌生的。
他传我入宫,说是太后娘娘有事找我。
太后?
我试探性道:“不知太后娘娘召臣入宫,可有要事?”
闻言,那太监只笑着应道:“这咱家便不知了,但今儿瞧着太后娘娘心情尚可,定然不是什么坏事。”
见状,我笑着谢过那太监,随着他一起入宫。
皇宫巍峨,即便我多次入宫,也依旧如此觉得。
进殿,我朝太后行礼:“微臣楚唯安拜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
闻言,她摆手叫我起来。
我拱手应是,等着她接下来的话。
一时间殿内寂静,没有人声,只有翻书的细微沙沙声。
我神色不变。
太后放在手中的文书,抬头看我:“楚唯安,哀家刚刚看了你的生平履历。”
闻言,我眉头一跳。
“你年少用功,考取功名,而后被靖儿看中,收作幕僚……”
她缓缓道来。
一直说到被贬上安县一事。
太后话语一转:“你可知道,岭南郡如今开凿的河道如何了?”
我心头一动。
太后笑了一声,叫人把奏折递给我,话语满是赞许。
“林天泽做得不错,如今河道开通,不仅便于田地灌溉,水道运输,更重要的是极大缓解了水灾一事,这可是不小的功绩。”
“林天泽该赏。”
我恭敬地接过,细细看来,心头大喜。
在我离开之后,林天泽坚持开凿河道一事。
其间也遇到不少的助力。
有附近的盗匪,也有手下的县令为了私利,暗中拨弄是非,多次阻拦开凿一事,林天泽也是经历了不小的困难,才办成此事。
自河道开凿之后,因有河道疏浚水势,导致水患大减,百姓大喜。
我心中松了口气。
其实之前我也写信给林天泽,可惜路程遥远,也不知是不是路上耽搁了,迟迟不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