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学校。
那么就有做的必要。
分成两批次,先把急缺乡村学校的地方进行援建。
后面的事再从长计议。
至于怎么从长计议,林枫暂时没什么好主意。
林枫想到了乡村振兴。
因为生源的流失本质上是乡村衰落导致的。
光靠建学校可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但具体如何振兴这就是新的问题了。
林枫对于方略了解一些,但前世对这方面具体措施还真没关注。
搞技术林枫擅长,搞钱林枫同样也还行。
但别的事情,林枫也终究不是完人。
至于如何解决,林枫要李小伟多问问长辈意见。
相信前人智慧未尝也不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李小伟有点不情不愿,自己做事情不就是想给长辈证明自己的吗?
到头来还得去长辈那寻求帮助。
那岂不是很没面子。
不过李小伟也知道了,有些事远比面子更重要。
思索再三,决定将这个问题抛给父亲李国弼。
以李国弼的级别来讲,当然目光深远了,对问题的洞察显然更为成熟。
李国弼正在书房中看书,见儿子神色凝重地走进来,便放下手中的书,抬头问道:“小伟,怎么了?”
“爸,我最近跟林子在搞一个教育捐助计划,想在乡村建设更多的学校。”
李小伟将计划的来龙去脉简要叙述了一遍,而后说道现在的问题:“林子的投资规模很大,雄心勃勃。可现在乡村教育的实际问题比我们想象中复杂得多,尤其是乡村人口流失和学生减少的问题。林子的想法是好的,可如果有些学校建好了却没有生源,那不就浪费了吗?”
李国弼沉吟了一下,指了指沙发,示意李小伟坐下。
李小伟很意外,一般是父亲跟重要的客人谈事的时候才这么郑重对待。
李小伟有种被意外信重的感觉,父亲终于不再拿他当小孩子了。
是的,看到李小伟开始真正的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李国弼也很开心。
愿意直面问题就是好事,愿意思考问题更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