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很多个模块根源是 让用户不需要编程,但能获得类似于编程的快乐。
林枫非常清楚,想要用户能获得快乐,这款软件的用户界面至关重要。
因为你界面如果都搞不明白,怎么可能要用户明白怎么搭积木呢。
因此林枫设计了一个直观的拖拽式ui,用户可以在界面上通过简单的拖拽,将不同的功能模块放到一起并形成工作流。
在设计过程中,林枫参考了ios系统的扁平化设计风格,保持界面的简洁和清爽。
为了增强用户体验,林枫还特别设计了“预设模板”功能,用户可以快速选择已经设定好的任务流程,例如“早安流程”——在这个预设板块下,当用户再执行此流程,可以自动发送给用户早安信息、查看天气并打开音乐播放,同时告诉用户形成规划。
而如果以后siri能开放api将接口跟这个整合在一起。
那么完全能做到用户跟siri说早安,siri直接回应用户早安,同时告知用户天气、行程等等一系列信息,而不用像之前那般智障。
而这也不涉及什么复杂的人工智能方面的改变,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调整而已。
而且相比于前世的快捷指令一开始的设计有点模糊不清。
林枫在复现快捷指令的时候,思路很成熟。
林枫在思考逻辑实现时,决定采用事件驱动的编程模式。
每个动作模块都是独立的,用户通过设置触发条件来执行相应的指令。
林枫在开发时,将各个模块划分为三类:
分别是单步骤操作、数据处理和条件分支与循环。
单步操作:如发送消息、打开app等简单操作。
如获取当前位置、读取文件等需要中间数据处理的操作这类则是数据处理。
至于说条件分支与循环,比如判断天气、定时执行等更复杂的任务逻辑都属于这一类。
每个模块都可以设置输入参数和输出结果,模块间通过消息机制进行通信。
为了避免复杂的接口问题,林枫设计了一个统一的“数据总线”,所有模块的输入输出都在这条总线上传输。
可以说林枫对快